冠剑行(218)

作者:姬诺 阅读记录

晁晨闭嘴,沉默地听着。

“二,如果我死了,请把我葬在这个山头,向着那边。”字字铿锵有力,丁桂伸手一指,那是桃林的方向,是曾经蜀军埋骨的地方,也是秦国国都长安的方向。

--------------------

作者有话要说:

注: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一百三》

声明:历史大事件没有变动,但公羊迟为虚构人物,所以刺杀相关事件,是在虚构杜撰!虚构杜撰!虚构杜撰!史书上记载很简单,就是“邓羌击张育、杨光于绵竹,皆斩之”一句话。

另注:本章丁桂追忆的史事参考《资治通鉴》+《晋书》

未免大家混淆,特此说明:苻秦就是指前秦,皇帝都姓苻;姚秦就是指后秦,皇帝都姓姚,以此区分(这个会提到比较多,一是为了接前传,二是后面还有长安卷)。同时燕帝是指后燕的慕容垂,西燕王是指西燕的慕容泓(这个提到会比较少,因为除了开篇,燕国没什么特别重要的剧情,而开篇的时候西燕已经被慕容垂灭了,所以只剩一个燕国)。

第086章

话到如此, 任何分说都是多余,晁晨只能颔首答应,并保证第一个条件亦是他思虑的, 所以需得好好准备。心里的秘密都尽数掏出, 丁桂一口气泄去, 瞬间如苍老十岁,无论眼前人再说什么, 他都不置可否, 只道自个还想独处一会,遂赶人下山去。

晁晨临走犹豫, 怕自己行踪有失, 会连累他,想接他往魏宅暂居, 但丁桂是个犟脾气, 说什么也不肯, 还骂他瞎担心,说自己好歹也曾是名将麾下, 勇猛善战, 几次绝处逢生, 哪需要一个文士保护。

保护他, 便是看不起他。

晁晨不与他口头争,心里把事给装下, 想着等下山后回去给几人商量, 依魏展眉和公羊月的关系,请他寻几个人照看, 该是没什么问题。

分别后,一路下到山坎头, 晁晨心里不上不下,称不上悲痛,也说不上高兴,没有一点办妥事后的轻松和兴奋,以至于他闷头一个劲儿快走,差点直接出山,忘了捎上乔岷,等他回头叫人,那黑衣青年正正襟危坐在小马扎上,抱剑而待,一丝不苟。

至于身后的屋子,不知何时,已被洒扫得出尘干净,被褥归叠整齐不说,锅灶全被涮洗过一遍,矮几和食案被整齐堆放在脚落,油灯里添油,水缸里灌水,门口木柴一捆捆贴着石壁整一周。

晁晨走进柴扉又退了出去,很看了好几眼。

乔岷知他疑惑,随口解释:“干等着无趣,就随意弄弄。”

“这……这叫随意?”

明明就差把整个石头房子翻新一遍,晁晨扶额,再仔仔细细回忆同路以来乔岷的所作所为,难怪刚开始的时候,公羊月都还没开口,他就已经知道要接应的下一步,不是热心,也不是洞察超群,而是这人根本护卫当惯了,遗留下的习惯——闲不住。

晁晨体贴,不拿人家的私癖说事,因而很快肃容,端正对他作了个揖,谢他今日肯护卫自己出行。

“不必谢我。”

乔岷却摆手婉拒,憋了许久,才又憋出一句:“公羊月该是很担心你。”

“他担心我?他这个人从来蛮不讲理,也会关心……”晁晨忽地忆起提灯夜归那日,又把话咽下,只改口嘟囔,“你什么时候也当他说客了?”

毕竟乔岷一向中立,很少替谁说好话。

“是他跟我说,如果你非要单独行动,就叫我跟着你。”乔岷定定地望去一眼,边走边解释。

在去敦煌的路上,公羊月确实对晁晨不怎么样,毕竟是个没见过几面,又放狠话闹着要杀自己的人,换作寻常人,也不会如此宽容。直到晁晨连夜找晏垂虹求药,这微妙的平衡才被打破,也就是那时,公羊月开口托请,说若是自己保护不周,希望乔岷能帮忙照应双鲤和晁晨。

第二次开口是在二人离开竹海后于成都汇合时,与前次不同的是,他只提到了晁晨,毕竟双鲤算是他看着长大的,性子简单,嘴巴上唱反调,实际上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但晁晨却不是个百依百顺的人,很有想法,也有自己的坚持。

乔岷作为旁观者,看得清更拎得清,他觉得公羊月素有远见,一定是预料到什么,又或者担忧前路会生阻碍,干扰他内心的判断,所以才会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对策。

听过之后,晁晨抄手,重重呵出一口气,越想越不是滋味,嘴里嗫嚅着:“这个别扭怪,怎么不自己说。”

回到魏家院子,公羊月还未归来,晁晨便先请来崔叹凤、双鲤还有魏展眉,把丁桂的事一五一十告知。

双鲤欣喜若狂,一蹦足有三尺,拍手连连叫好:“若能正名,便是了却老月一大心愿,想来他定会很高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