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剑行(335)

作者:姬诺 阅读记录

“是他……”拓跋香堪堪小退两步,踩着花苗一崴脚。

在燕凤的妙计下,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已先往阴山行宫避难,宫中贵眷得知消息后,亦在着手弃城。宫里来人,拓跋香却未立即答应,适逢高车部叛乱的消息传来,前有狼后有虎,国中无人堪当领兵大任,她已有决断,于是悄悄部署,想将公羊启和公羊月先送走。

但事实并未如设想那般,亲信只接应到公羊月,而驸马却自此失踪。

无人知道,拓跋香披甲上阵的那一天,其实也是她的生辰。

拓跋香稳住心神,见问不出线索,亦无头绪,先遣府中管家给了些赏钱,把花农打发去,而后将公羊月叫至一旁,摸着心口道:“这些年,我每每望见檐角的风铎,都会想,会不会你父亲还没有死,只是他身不由己,不得归来。”她顿了顿,目光更为凝重,“月儿,刚才那花农的话你也听见,我不觉得是逃难,更倾向于他在追踪什么人,你可还记得当年你与他分开时的情景?”

四岁发生的事,除非有过目不忘之能,否则再好的记忆,也回想不起细节,且回忆这东西,拖的时间越长,每回想一次,偏差则更大,阅历、情绪甚至是意志,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将模棱两可之处,修订为自己深信的内容。

公羊月不敢细思,只凭着第一感觉道:“……城里都是逃难的人,爹抱着我,却没出城,走到一座坛台前,他突然将我放在须弥座旁,叫我等他回来,可是我一直没有等到他,直到您的人将我带走行宫。”

花农只看到公羊启,说明是在他俩分开之后。

“想来他身上还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该是情薄,夫妻一场,我竟一无所知。”拓跋香惨然一笑,该明白不明白的,此刻她皆心知肚明。

公羊月安慰她:“也许知道,不一定就是好事。”

拓跋香沉吟片刻,颔首应话,准备着手去收拾堆在前院的花苗,看到那些个姹紫嫣红,桃红柳绿,她心里还是欢喜的:“大概是因为名字带香,我其实很喜欢花,只是花开花落,时不待人,不知今生还有没有相见之期。”

--------------------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有毒的五香鸭哈哈哈哈

第133章

“对了, 还有一事,”公羊月唤住拓跋香,将随身携带的信件取出, “不瞒您说, 我便是为此事而来, 近几月你可有见过我师父李舟阳?”

拓跋香摇头:“没有。”

不知滇南和巴蜀前情的她将两封信接来,左右手摊着对比, 从旁观者的角度琢磨:“这自相矛盾的两句是何意?是说你父亲不生不死?还有这里, ”她指着两张信纸上相同的那个“勿寻”,疑惑道:“这又是什么意思, 是说无论你父亲是生是死, 都叫你不要寻找?”

“你说什么?”本以为拓跋香身上不会有任何线索,将信说与她听只求个心安的公羊月悚然一惊。

“……不生不死?”

“不, 后面一句!”

“无论你父亲是生是死, 都叫你不要寻找?”

公羊月心中豁然, 将信纸抢来,重新看了一遍, 只见薄纸上竖行着笔, 寥寥几字, 并无句读, 也就是说,怎么读都有可能!

从楼西嘉说与李舟阳失踪开始, 他就陷入了误区, 以为是勒令不要寻他这个挂名师父,因为他要做的事危险重重, 但也许,也许李舟阳真正的用意并非如此, 那个勿寻所指代,或许是公羊启。

不要寻找的是公羊启!

为什么?

为什么不相寻?

拓跋香见他掌心发汗渗透纸片,也回过味儿来,惦着七上八下的心,抖着手把那信件折叠,塞进他怀中,推着人回屋歇息:“你别急,不论是你师父,还是你父亲,明日起我会派人继续留意。”

————

过了两日,宫中来人,说是刘妃设宴,团圆节也学那貂蝉拜月,邀一众皇亲贵眷热闹,热闹事小,拉拢是真,燕代这一战,输赢都足够震动朝野格局,刘妃出身独孤部,自然想法子压些筹码。

拓跋香本不欲参与,奈何人点名要她,托词便是上回宫宴,拓跋香受伤一事,只说是赔罪,不去便不给面子。

如此一来,她这定襄公主,也只能赴宴。

既是拜月,宴会自然在晚上,昏时公羊月送拓跋香上马车后,随即回屋,准备换身便装再去城中探一探。京都虽因战乱重新修葺几番,也许凭着记忆找到当初那须弥座,结合花农透露的位置,再沿着公羊启可能离开的方向追索,仍有还有机会。

但他还未出门,便给通报的管家喊了去,说是有人找。

这个时辰来,莫不是拓跋香派出去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