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剑行(397)

作者:姬诺 阅读记录

崔叹凤嘘声一叹:“有钱人吃粥,那叫刮肚里油水,穷苦人吃粥,那叫买不起精米。”

双鲤一听,笑不出来,哼声道:“哇,那不就变着法子炫耀!这个代王倒是挺会嘲讽,都炫耀到了别人家的地盘上,着实猖狂!”

崔叹凤默然,良久后端正脸色,严肃道:“我倒觉得不是嘲讽,而是送上门的警钟,可惜无人正眼瞧看。钟鸣鼎食之家,本该最早为此警醒,但他们却仍就此佐食,还当是别样的开胃小菜。我不觉得新鲜,也不觉得有趣,”他的脸上露出个诡异的笑容,“如果哪天钟磬被砸碎,还能吃得下饭吗?”

双鲤还以为他真是在说吃饭,便顺口接道:“怎会吃不下,没了钟磬,还有鼓缶,没了鼓缶,还有笛箫,你别和我说总有耗尽的一天,光砸个钟磬,还无人说三道四,你要将器乐全砸了,乐师伶人第一个揍你!”

“小鲤儿,你……”崔叹凤本当作胡言戏语,可转头细想,忽又表情失措地愣在原地。当身边的小姑娘追问他“我什么”的时候,他面望江水,心里头油然而生一股说不出的玄妙,“你说得很有道理!”

也许这便是大智若愚。

--------------------

作者有话要说:

注:参考百度词条-京岘山

第159章

八角亭前, 拓跋珪找行路人攀谈,他在宫中学过汉话,洛阳雅言说得不错, 应付尚可, 只是吴侬软语音词大不相同, 时不时还需手脚比划,因而走不得神, 溜两个字, 便整句似断片。

崔浩使眼色,趁势请公羊月借一步讲话, 说是寒暄, 实际替燕才捎来问候,只道诸人皆好, 无需挂念。而后又详细说了说盛乐城与燕代战场的近况, 燕国大势已去, 不过负隅顽抗,迟早有一天会收归代国疆域。

公羊月闻言动容, 也就是说, 拓跋珪若能夺秦, 只怕天下又会重演当年苻坚南下, 谢安、谢玄北伐,于寿阳城外淝水之畔, 南北对峙的局面。

那时候胜负可难说。

想到这儿, 他不禁也体谅晁晨的隐忧,书生无力征马前, 也只能将天下忧乐往心中填,他尊重晁晨的信仰, 就像晁晨在云中支持他与定襄公主重归旧好,还予恩情。

正说着话,渡头上忽起争执,租船的双鲤和崔叹凤不知怎地,与艄公吵嘴起来,嗓门大了些,不过瞬息便围堵了个水泄不通。

渡头能斗口舌,无非是为了渡船。

晁晨不想扰他们说话,悄悄退开,径自上前查看。双鲤见之,胆气壮了几分,抢先告状,指着那掌舵的喊:“晁哥哥,就这小泼皮,方才收了我的银叶子,却又应下他人。”

那船夫大呼冤枉,说自己根本没拿钱,既是钱货两讫,凭什么说他做二轮生意?说着,还操起嗓子,吆上些不明真相的热闹人,一边赌咒发誓,一边解下腰带当众脱衣,眨眼给脱得只剩一件里衣并着一条宽松的裤子。

左右都是急行客,来来往往谁也没个留心,看是“铁证如山”,登时咬定那丫头撒泼,不帮腔便罢,反倒说起风凉。

崔叹凤看不过眼,便抬出无药医庐,可刁民却压根儿不吃江湖那套,敲竹杠宰的就是无依无靠的南来流民。

你说报官?

得了吧,京口接江淮,最是鱼龙混杂,不说前些年水匪猖獗,便是紧邻兵家必争之地,那拉旗扯队的,今日给你占着,明日便作了我的领地,谁能说上话,即便太平日子,也得讲证据。

这年头老实载客的不多,有钱还不一定能租到舟子下水,来此的哪个不是急客,哪有时间慢慢查,何况毫无准备之下,能拿脏的有几个,有那本事的也不差这点钱,最后还不得认栽了事。

晁晨知道,他们是撞上了老油子。

双鲤爱财,却还不贪黑心钱,她说给了那定是给了。想着竟讹诈到自己人头上,便是晁晨那副温柔好脾气也耐不住性子,挤上前去说理,还是文人那套,询问过程、反复套话、自个琢磨,不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但理是说给讲理的人听的,那船夫粗人一个又不通文采,直把冷嘲热讽当放屁,撂下话来,真搜出东西,倒给磕头叫姑奶奶。

敢放狠话,自是有恃无恐,只能说东西确不在他身上,但讹人是为财,也不大可能随手丢弃。晁晨匆匆扫过去一眼,见那舟子无蓬,船板隔断分明,不像藏得住东西,霎时也心生疑惑。

看他为难,船夫嘴巴是包不住的笑意。

公羊月目光偶有瞟来,但见没动手,也不像是故意找茬,便没动心思去管,直到撞上那小子洋洋得意的眼神,心中发疑,不明白小半盏茶的功夫过去,晁晨为何还在那儿磨蹭,他已然强调过许多次,能动手的就不要费口舌,人性本贱,上了拳头才肯好好坐下来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