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剑行(527)

作者:姬诺 阅读记录

说来好笑,庾麟州在沧海上所悟的绝世功法,落到这个十二岁少年眼里,选择的原因只是因为名字有趣——

望山河是心中夙愿,孑然一身的他早想离开海边渔村这鬼地方,而鲸饮则是因为意向霸气,海边的老渔民曾说过,苍茫之下生巨鲸,鲸吞海落,气势勃然,他想这功夫学会定然厉害,兴许能劈石开山,自己也就不用留在这里当饿殍。

许是天资聪慧,亦或是鸿运高照,在饿死之前,晁晨当真练会了那刀法,不过没有如他最初设想那般,以蛮力破开出口,而是因习练武功后胆气壮足,在地宫里摸索探寻起来,最后找到机关脱困。

逃出生天那日,他在海边救了两个人,北上访友的“缠风剑”曹始音以及后来的“雪友居士”苏无,此二人都在飓风中落海,就着舢板漂流,来到海湾。

曹始音是个武痴,一眼瞧出少年手里的宝刀,邀他武斗,晁晨几次借口推脱都没能成功,只能迎战。

这一战,挫败了小有名气而心高气傲的“缠风剑”。

苏无开始注意到这个不懂藏拙,不谙世事又忠勇正直的少年,稍一套话,便道出奇遇,苏无心知他或已继承那位“武林至尊”的衣钵,于是出言游说晁晨往南朝建功立业,拯救深受战火荼毒的北地流民。

谢氏因胜仗权势如日中天,在外贼自乱,江左安定的情况下,司马家的皇帝开始打起别的主意。

太元十三年(388),北府兵主谢玄逝世,忌惮谢氏的会稽王司马道子渐渐崭露头角,几人一拍即合,在苏无的撮合与极力扶持下,晁晨受皇命册封,至于这空有名头而无实地的封号,不过是因为晁晨十分羡慕先秦时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门下食客三千,所以才以其曾经的封地东武城为名。

少年本就眼皮浅心气高,加诸一入建康,耳旁多是天资英豪的夸谈,眼见又皆为世家子的意气,难得机遇,自是想彻头彻尾摆脱过去。

于是,他苦学琴棋书画,每日除去静坐拏云台后山观风望气修那山河道,便是在苦读诗书,研习经法,与人清谈。他忌讳又渴盼,有朝一日能撕去渔家子的卑贱身份,因为虚荣与自尊,他给自己捏造了郡望族号,自称晁氏后人,好像那样便能不输簪缨子弟,便能与氏族平起平坐。

至于拏云台的事务,早扔给了苏无与玉参差。

太元十五年(390),公羊月叛出剑谷,混在千秋殿里作了个挂名杀手,接了几单生意后,江湖上渐显声威。就在流言满天飞时,他又顶风携剑,剑挑跳脚最恨,骂得最凶的江南四十八使剑人家。

这四十八庄里,有位资历极老的剑术大家,老爷子姓史,名鸣生,是个地地道道的闽越人,一直生活在冶城附近。

史鸣生除了剑术耍得不错外,对铁石金器冶炼也造诣非凡,因此一道贡献,常被江湖人尊道一声“小欧冶子”,又加上淝水一战时,为相家庄女庄主相雪邀请,前往北府大营,出力锻造军用兵器,和以木械机关著称的公输府形成互补,因而,虽一生无功名爵位,但史老爷子深受闽越几地人民爱戴。

与公羊月一战,史鸣生落败,还生出一道“凡之过处,不许冠剑”的规矩。与剑为生的老爷子大受刺激,固执不肯罢剑,终日郁郁,最后在屏山下引剑自刎。

那会子,公羊月在江南的口风本就糟糕,街头巷尾一辗转,添油加醋那是给说成了牛鬼蛇神,好些吃了败仗落面子又心有不甘的庄主,便哭到晁晨面前,希望东武君能替他们讨还公道,除此恶人。

当苏无将收集所获,公羊月“为非作歹”的证据摆在他面前时,这才会有东湖暴雨夜那一场从此改变两人命运的相遇。

--------------------

作者有话要说:

前情至此全部解释清楚2333

第214章

“你怎会来青州?”

晁晨坐在马车里, 掀开竹帘,将目光放空长天之外,始终不肯瞧身侧的苏无一眼, 几番纠结措辞之下, 就差指着他鼻子问“谁通知你的”, 但他终是没选择那般直白的口吻,独自将那份不舒服担着。

苏无年岁长, 从前看晁晨举手投足的少年气便多有包容, 如今也只当一如既往,便淡淡道:“属下和裴兄弟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君上, 东湖夜雨,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好在得天眷怜, 拏云台势力更盛从前, 分出去的人手回禀说从长安往青州有面似者, 这才领人来瞧看,君上能安康归来, 属下倍感欣慰。”

一番话滴水不漏。

只是, 拏云台在南方如火如荼, 什么时候也向北扩张了, 会稽王就这么放心?

心念如此,晁晨忍不住牵起一抹冷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