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白风初起(3)

作者:星空魔法泉 阅读记录

很好吃。

但这不重要。

他确是很久没有在中秋节吃过汤圆了。

他隐约记得小时侯的庭院,头顶藤蔓架会结葡萄,中秋的晚上月光如银,欢声笑语。那时院子里有桂花树,就如此时,初秋的风裹着桂花的香气拂在他的额——时间过去太久,他甚至不能想起那时围坐在一起的那些脸,却仿佛已经从一碗汤圆燃起的回忆中萃出一似玫瑰回甘般的馥郁甜美。

陈景扬惴惴不安地观察许久,终于看见先生好看白净的脸上默默勾起一弯浅笑。他蓦地开心,颇有些得意,却又还是假装持重,问他,“怎么样?好吃吗?先生会不会觉得不合口味?”

谢子仁抬起头来,一眼看破他谦虚的假面具,噙着笑缓缓道,“所以这就是二殿下中秋佳节唤我来岳王府的理由?”

中秋佳节,本该是阖家团圆。可岳王府二殿下却是孤身一人。他一早便递了信去了谢府,心里想着,如果先生能来坐坐,那也是极好的。

然后先生不仅来了,还早早的来了,陪他用了晚膳,又随他坐进中庭院里赏月,等他献宝似的端来汤圆。

年少的景扬心里欢喜极了。

“过了明年开春,二殿下来京中就满四年了。”

汤圆吃完了,侍从换上了新茶,又端来了各色水果蜜饯。谢小公子难得安逸,又盛情难却吃到撑,纤细的手指轻轻点着撑起来的胃,仰着脑袋看明月。世子殿下走了以后,他平静安逸的时光大多都是在岳王府里度过,也不知这样的时间还有多久——然后他幽幽想起来,时间已经转眼就过了四个春秋。

京中质子,按理说是五年一轮,捡着小孩子来,因为年纪小,不谙世事,很难在京中发展党羽。就比如说岳王府的二殿下,十三岁来京,蹉蹉跎跎四年过去,最亲近的是谢尚书令府中最不得宠的小儿子。这个人脉关系就让宫里殿上的那位十分放心满意。

谢献的父亲谢永成,原是尚书省右仆射,这几年里得了擢升,由右仆射升级成了尚书令。

谢献的大哥谢远十六岁官拜门下省,藉由太子心腹的关系在职场如鱼得水,已擢升黄门常侍,算是年少有为的朝廷中层干部。职场颇为得意。

谢永成少年时世族没落,颇受过一番被高门贵族奚落的苦,年轻时就筹划长远,曾想着在京中各派中都按下自己的势力。最后却是因着谢远这层关系与太子一派最为贴合,今年更是亲上加亲,将谢献的长姐谢妍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

现如今,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谢尚书令只要全力支持太子登基,权倾朝野指日可待。

反过头来看谢家最小的少爷,谢献年满二十却不曾入仕,亦仍未娶妻,太学优秀毕业生却只得一份侍读的闲职,除了呆在谢府,最常去的地方只有岳王府和京中道观崇宁阁,看起来就很不得宠。

谢献幼年曾被寄养在京中道观崇宁阁,如今还是会隔三差五的去清修。有时来岳王府,带着一身焚香味。譬如今日,也是去完道观再来的岳王府,祭月之仪是道观大事,陈景扬心里明白。跟先生相处久了,有时他也觉得焚香味好闻起来。

谢献盘算完二殿下留京的时间,却没有得到二殿下的回应。他又想了想,对二殿下说,“在京中还有一年的时间,你可要抓紧背背课文,不然等回去了世子发现我文章歌赋什么都没教好,该回来责怪我了。”

是夜。月光如水,晚风习习,虫鸣清脆悦耳,荷花池里有鱼觅食,荡起一圈圈涟漪。

些许的沉默之后,他听二殿下沉声说,“我哥掌了兵权,我没法回去了。”

第4章

那一夜谢献忘记自己是怎么睡过去了。他其实疲惫得紧,岳王府的安逸和宁静又总是让他不自觉的放松心里绷紧的弦,为了多和二殿下说几句话强撑精神,却终也抵不过睡意袭来。最后他只记得虫鸣,圆月,初秋的桂花香气,他唯一的学生与他诉质子之期无尽,思乡之情幽幽,功课又多又杂,他讨厌背诵并默写全文,但却喜欢每天看见先生,絮絮叨叨,很是没有重点。

他在那逐渐压低的声音中沉沉睡去。

谢献很少这样。

他总是很难入睡。

好像只有岳王府是不一样的。

翌日清晨,他在鸟鸣和晨曦柔和的光线中缓缓醒来,周身还荡漾着一些对甜美梦境的留恋。他舒适又温暖,双手摩挲着触感温和的织锦薄被,足足盯了雕花镂空的床楞一刻钟,才缓慢地意识到,这是在哪儿?

他猛地坐起身来,后知后觉地感到有一点点不安。

听见先生的动静,侍从们小声敲了敲门,便把洗漱用具端了进来。

上一篇:装A怀了宿敌的崽 下一篇:昆仑密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