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夫人+番外(29)

作者:且醉风华 阅读记录

来人又道:“殿下说,请郎君早做准备,登基大典后便会派人来接郎君回东宫暂住。”

“知道了。”云澄笔下未停,游走从容。

报信的人刚离开,便又有人来敲了门。

“苦瓜大师。”江流笑着将对方让了进来。

穿着粗布僧衣的老僧摸着下巴上的三寸花白胡须,将意味深长的目光投向了刚刚放下笔从案后走出来迎他的云澄,半笑道:“大慈寺这浅滩看来终是要留不住云郎君了。”

云澄走到他面前,笑着抬手施了一礼:“大师,请坐。”

老僧也不客气,转身径自走到窗前的竹榻上盘膝坐了下来,问他:“我很好奇,你是如何知道先帝所定的一月期限是在考验太子?”

云澄亲手给他倒了杯茶递过去,娓娓道:“若先帝有意废太子,那这一月之期便太过多余。他之所以始终下不定决心,无非是担心失败之人会不容于得胜者。但为君者,除了父子之情更有帝王之责,储君的人选关乎大盛朝江山社稷,倘若有人德不配位,在他眼皮底下便已不安分,他又如何能放心。”

“所以,晋王打着父子亲情的旗号返京,太子便比他多表现出一重手足之情?我就说他怎会如此沉不住气闹得人人皆知他被贵妃呵斥逆上。”老僧叹道,“现在想来也应是你让他激贵妃按捺不住出手,就是想让先帝知道晋王一党已到了怎样跋扈的境地,倘若晋王继位,必会受如此强势的外戚干政,再加上上官博等人,恐怕社稷难安。”

云澄淡淡笑了笑,算是默认。

“你还算到了先帝对先皇后的意难平。”老僧直视着他,忽而正色说道。

“是您告诉我的,”云澄从容迎着他的目光,“先帝在先皇后服毒自尽后曾于当夜问过您:观星看天,可能问人真心?是么,太常卿大人。”

“我早知你不会是无缘无故来这大慈寺修行。”老僧神情复杂地一笑,默然片刻,充满嘲讽意味地摇了摇头,“他当初不曾相信皇后的清白,如今以为自己信了太子,便不曾欠另一人了么?”

他说完,笑着摆摆手,如饮酒般拿起面前茶杯将杯中水仰头一饮而尽。

然后他复又看向云澄,良久,似有些感叹地道:“我知道太子登基之后必会重用于你,以你的性情也绝不会甘于在这里等死,只是玄明,你虽心怀天下抱负,但却从不怜世人——如此之你,要做一个真正的经世之臣恐怕还有距离。”

云澄闻言却仍是不气不怒,反而一笑,说道:“我怜世人,世人谁可怜我?世间数载匆匆,今日之世人亦非来日之世人,余若身死自当陨灭,何不可为这天下留史书一笔,闻达千秋。”

老僧愣了愣,苦笑道:“那我只能寄希望于有朝一日,会有人可令你明白情之一字绝非利弊衡量可比。”

“如此损性伤神之事,”云澄笑笑,举杯道,“还是敬谢不敏罢。”

第17章 左相

天丰十六年八月初六,太子萧弘登基,改年号为永煌。登基大典上,新君按例宣布新的人事任免,除了安国公世子顾照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从天而降,被任命为负责皇帝安全事务的紫骑卫指挥使之外,其他新任或有升迁的官员几乎无一例外全是在这场争储之战中追随萧弘的臣子。

当然,原先以右丞相为首的晋王一党除了部分人的贬降之外也并未得到更多的追究。

这是新君必要的妥协,而这样的结果也是上官博等人意料之中夺储失败的代价。

然而就在中书侍郎刚刚宣读完免职官员的名单后,左丞相吕通却突然站了出来:“圣上,老臣有一事请奏。”

萧弘一声“准”字才刚落地,他立刻便道:“圣上初登大位,正是需要人才辅佐之际,而老臣年事已高,自知能力浅薄,实在难堪辅佐新君之大任,故特向圣上请辞,还望圣上为社稷计,准臣之所请。”

这一出实在是让其他人万万没有想到,就连上官博都相当诧异,吕通这板正无用的老家伙早些年被自己斗得抬不起头时都硬挺在相位上不走,如今好不容易熬到了他支持的萧弘继位,不摆摆元老功臣的谱便罢了,竟一上来还要辞官?怕不是疯了。

萧弘也挽留了他几句,可吕通却难得表现得相当坚定,不仅要退,且更还进言道:“为人臣者本应急君之所虑,老臣实不该忝居高位——只是若圣上信得过老臣,则臣有一人可举荐继未竟之事。”

上官博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只听萧弘道:“吕相请言。”

吕通下巴一抬,板正无波地说出了三个字:“云玄明。”

什么?!

上一篇:掌上月 下一篇:皇后娘娘救火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