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台风波录(623)

作者:轻微崽子 阅读记录

“绕道后方难保不会被阿莫丹绒人发现,何况,从哪里绕道?”秦禹宁摇头,“纸上谈兵易,陆大人,真要打,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那就得联合平民百姓了。”陆观把在循州作战的经验滔滔不绝地说了,讲宋虔之是怎样从宋州一路收编农户,这些农户单兵战斗力不强,但即便是铁桶一般的循州,城里的人只要还要吃饭,还要看病,还要穿衣,就有机会让庶民渗入进去。

“官道当然不行,但当地百姓一定还有捷径,有不为人知的路可以走。”

“朕可以相信你吗?”李宣问。

陆观直视李宣的双眸,沉声道:“您可以相信您的子民。”

见李宣陷入沉思,秦禹宁也显得有些动摇,陆观继续说下去:“秦大人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庶民,他们惧怕阿莫丹绒人,和惧怕黑狄是一样的。阿莫丹绒原也是狄人的一支,黑狄扫荡了大半年,百姓苦不堪言,现在阿莫丹绒来了。没有人愿意给这些外族做牲口。”

“他们敢吗?”秦禹宁怀疑道。

“如果家人被屠戮,妻女遭淫辱,粮食被抢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活得还不如一条狗。但凡稍有血性的人,都会奋起反抗。秦大人,万民皆是人。只要是人,胸中必有一颗鲜红的心,支撑君主的正是士农工商,这些庶民。我们不能只在征税的时候想到他们,军队为天子而战,更是为民而战,民贵君轻,没有平民就没有家国,没有家国就没有天子。”

秦禹宁听得胆战心惊,几次想出声打断陆观。

这话私下说也便罢了,陆观竟然当着皇帝的面说这些个要脑袋的话,一时间秦禹宁满脸涨得通红。

李宣认真听着,想了想,开口道:“你有把握能退敌?”

“有。”

陆观话一出口,就听见秦禹宁口吻严肃地说:“陆大人刚回来,还不清楚北方军情,皇上……”

“这片土地上有千万余人,就算阿莫丹绒人人都上马能战,我也有把握退敌。”陆观短暂停顿后,道,“有把握收回京州,但京州以北,尤其是夯州以北几个镇子都被屠尽,无法采用联合平民的战术,等探明阿莫丹绒是否往溪花谷地迁入牧民,就能推知夯州是不是坎达英的底线,臣的判断,坎达英不会让出夯州。但要把他赶出京州,臣能做到。”

李宣换了个姿势,斜倚在椅中,拇指与食中二指不住搓动。

陆观知道这意味着李宣在思考他说的话有几分可行。

经过循州一战,陆观切实体会到“民”在一场战争中能起的作用,固然不能让他们去冲锋陷阵,一是没有训练过,对阵法一无所知,二是就算有力气的普通人,没有受过“杀人”的训练,单兵对阵时也会不知所措,不仅无法杀敌,甚至还无法自保。但譬如说带路、帮助隐蔽、传递消息,散布各方的平民就是一张连绵不断的天罗地网。

“衢州恐怕等不及你派出的探子回报。”良久,李宣终于开口。

“龙金山已带着主力军赶往衢州,很快就能扭转战局。臣还想跟陛下讨个人情。”

“你说。”

“刘雪松立下军令状,如今宴河已失,臣想请陛下暂缓追责。抗击黑狄时,刘雪松也在臣麾下效力过,是个可用之人。若他能够立功,请陛下准许他功过相抵。”原本宋虔之叫他让秦禹宁去说,现在看来,李宣心情不错,索性陆观就不多绕这一圈了。

李宣当即同意,实际上他正有此意。宴河一战,本就无人可用,刘雪松是自告奋勇,真要是这时派人去砍他的头,谁还愿意为朝廷守土?

“今日朝堂上,有人提议让朕选任新的太傅。”李宣看了一眼秦禹宁。

秦禹宁连忙推辞。

李宣却问陆观怎么看。

“秦大人是最好的人选,朝中无人比秦大人更有资格。臣在南边就听说,南州几家大族并不安分,秦大人升任太傅后,要迅速着手选任信得过的官员,开春之后,立刻加开恩科。”

李宣笑了起来:“你与左太傅倒是不谋而合,太傅过世前也是如此说。”

“如今六部或是效忠于苻明韶,或是荣宗皇帝留下的老臣,老臣不多,且都年事已高,朝廷需要灌注新血。既然新帝临朝,选任忠心于陛下的班子,也是理所应当。朝廷从京州搬到南州,损失的人才、钱帛、土地,都需要时间恢复。休养生息交给秦大人和杨尚书,北面战线,臣愿效犬马之力。”陆观走下座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沉缓地抬头注视着李宣,“但臣想请陛下一道恩旨。”

李宣沉默不言地看了会陆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