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盯上我家了(10)

作者:桓婧 阅读记录

其后几年,宫中又陆续添了几位皇子,等太子十五岁那年,皇帝却突然表露出要废太子的意愿。

即使到了这般风口浪尖的时候,皇后她依然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然而朝臣们不能任由事态继续发展,德妃所生二皇子,在朝臣们眼中不堪大任。

上朝时,几大士族领头,朝臣们跟随,天天在皇帝面前念叨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废太子宜臼,结果导致申侯勾结犬戎,都城被破,周幽王身死的故事。

皇帝听得耳朵起茧,却一直沉默地听着,不说要废,也不说不废,总之让朝臣们相当忐忑。

魏成勋私下里跟太子谈起这件事,没想到太子也是一副淡然处之的态度:“父皇想让谁继位是他的事,我无权干涉。”

魏成勋除忐忑之外也相当愤慨,觉得皇帝做得忒绝,先是冷淡皇后,再是废太子,全然不顾念夫妻、父子之情,简直太让人寒心。

最是无情帝王家,事实果真如此。

魏成勋回到家里,和长辈们继续想办法,试图扭转乾坤。

至于后来的事,则是由父亲说给我听的。

朝臣们使尽浑身解数,皇帝始终不为所动。

听说皇帝甚至已经在悄悄草拟废太子的诏书,朝臣们无计可施,只好求到东平王这个大奸臣那里。

沅国朝堂百年以来有过无数奇观,但朝臣去求奸臣力保太子,护一国根基这种奇观,在竟宁年间绝对是头一回,可惜我没能亲眼看见,只能听父亲的转述。

东平王悠闲地坐在自己家里饮着茶,听朝臣们左一句“沅国江山永固全仰仗王爷”、右一句“王爷行事向来以江山社稷为重”,被夸得十分舒坦。

“诸位的意思我明白了。”东平王见朝臣们夸得口干舌燥,再夸不出什么新花样,终于大发慈悲放下茶杯道,“我会尽力劝谏陛下,至于结果究竟如何,还是要看陛下自己的意思。”

在场的朝臣们得到东平王这句回答,瞬间被感动得痛哭流涕。

我好奇地问父亲:“你也哭了?”

父亲答:“装的。”

父亲的回答果然不出我所料。

东平王背负着朝臣们的殷切期盼进了宫,和皇帝谈了两个时辰,谈话的内容不为外人所知,但东平王出来以后给了句准话:“陛下禅位之前都不会再提废太子之事。”

皇帝身强体壮,等他禅位还早得很,此事还有无限转机,朝臣们听到这句话,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太子与皇帝经此一事,关系已经降至冰点,除了平常讨论政事,再没有促膝谈心的时刻。

太子仍是那个朝臣眼中最合适的储君,却不再是令皇帝最满意的继承人,父子之间再无亲情可言。

太子没对人诉说过心里的委屈,但魏成勋明白,太子他一定很委屈。

我对魏成勋说的这些没什么概念,只拍了拍他的肩道:“魏成勋,你真是个好人。”

不知为何,魏成勋听了这句话却想揍我。

啧,莫名其妙。

竟宁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宫中为皇后举办千秋宴,我和姐姐随母亲一同入宫为皇后庆贺。

我那时不知姐姐已经和檀晖暗生情愫,道完贺以后,她便跟檀晖跑到宫中的太液池边,讨论诗词歌赋去了,我一个人则跟着母亲和其他府上的几位夫人在宫中闲逛。

逛着逛着便生了事端,一位宫女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地从桂花园中奔了出来,大呼救命,说有人对她欲行不轨。

披头散发的宫一边女哭嚎,一边指着身后从桂花园里跟出来的成年男子,对在场众人控诉:“就是他!就是他想对我行不轨!”

我抬头看向她所指的人,忍不住扶额。

是魏成勋。

第6章 污蔑

巍巍宫城之内,什么都得讲究礼数,即便只是个宫女,也不是谁想调戏就能调戏得了的。

皇宫不是烟花柳巷,若有官员胆敢在这里对宫女行不轨,多半是不想要自己的仕途。

因为皇家威严不容亵渎,天子开恩允尔入宫,居然跑这来调戏宫女,那就是在藐视皇权,必须得严办。

所以做这种事的官员一般都会被撤职流放,以儆效尤。

但以魏成勋的脑子,我觉得他做不出这种蠢事,他多少还有些追求,不是那么管不住自己手脚的人,所以我一开始有些疑惑。

直到德妃开口,说要把魏成勋关起来等候发落时,我才确定自己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

众人走上这条路碰上这桩事,带头的一直是德妃,这也太巧了不是?

我上前一步,挡住几个听德妃吩咐准备将魏成勋绑起来的内侍:“此事该由宫中禁军处理,德妃娘娘不好越权吧?”

上一篇:皇后失忆后 下一篇:前夫给我下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