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盯上我家了(203)

作者:桓婧 阅读记录

唐静曾在建造战船时帮忙做过饭,于情于理我都该去劝劝,但我听他的意思分明有更好的人选,“你言下之意,唐大叔没绝食?找唐大叔劝过吗?”

“劝过。”表哥叹了口气,满脸沉痛道:“亲爹劝都不管用。”

“亲爹劝都不管用?”我自我怀疑道:“我劝岂不是更不管用?”

“这可难说。”表哥期冀地看着我,“你这么……能言善道的。”

表哥在“能言善道”一词之前的停顿,实在是叫我无法忽略。

我反问:“你其实是想说我最会胡扯忽悠人吧?”

“我怎么能这么说自己亲表妹。”表哥嘴上一套,脸上的表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忙不迭推着我往刑部监牢的方向走,“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我已经把能劝的都找来劝上一遍,实在是没办法,你去看一眼,要是不行我也不强求,大不了最后骗她说余进宝的案子结了她弟弟已经被放出来,看会不会有用……”

“我觉得不妥,如果不小心被她发现你骗她,后果只怕会更严重。”我不忍看着唐静把自己活活饿死,劝肯定要劝,便没让表哥推开始自己走,“你赶紧回去继续查案,真把案子结了还唐家父女一个公道才是正经,我去跟唐静胡扯就是。”

表哥对我抱拳,道了句“大恩不言谢”,然后把旁边的侍卫叫来,吩咐侍卫给我带路。

侍卫刚才站在一旁已经听到了我和表哥的对话,给我带路时嘴上便无法消停:“他们父女俩绑架人有违律法,到现在都没对他们用刑,已是极大的恩典,要我说,姑娘你和大人就是太心软,唐静要绝食就绝食,饿得没力气了找人灌就是,劝什么啊……”

我也不想这般麻烦,可要不是刘茂和地方官吏的一番胡乱作为,唐家父女也不至于走到这个地步。此类案件比一般案件更加棘手,办不好只会叫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

民心有失,才是亡国之兆。

第104章

东平王府还在一旁虎视眈眈等着接手江山,这种时候出乱子,那纯粹是在动摇沅国根基。

不过这些话也用不着细说,我只叹了一口气对侍卫道:“这里是刑部,并非不法之人私设的牢狱,哪能这么做?”

侍卫也无奈附和道:“姑娘说的是,咱上头有大沅的律法压着,哪能这般随意?我就是想想罢了。”

侍卫带着我来到刑部大牢,跟狱卒说明来意,接下来便由狱卒带着我去关押唐静的地方。

因为担心犯人会藏匿用来逃跑或自尽的工具,牢房一般都会被收拾得很干净,犯人换上囚衣进去,带不进去任何外来物品,把犯人越狱的风险降到最低。

如果碰上阴冷的冬日,这牢房自然是会冻得叫人瑟瑟发抖,还好现在是夏末,唐静虽然已经绝食了几天,但只是蜷缩在房间的一角不动弹,在空旷的牢房中看着甚为显眼。

我接过狱卒手里的托盘,端着饭菜走近,看见唐静抱膝靠坐在墙边,脸上挂着一副心如死灰的表情,我的靠近没有引起她的丝毫反应。

刑部大牢的饭菜虽说不上多好,但对一个饿久了的人来说应该也算喷香,唐静却连眼皮都没抬,如果不是感染风寒堵住了鼻孔闻不到气味,大概就是饿过头反而不想吃……

我把托盘放到唐静面前,像一个饭馆的伙计那般对她卖力推销:“你看今天的菜色,荤素搭配得宜,还有开胃的红豆汤,米粒也是颗颗饱满,水量适中,嚼起来硬度正好,你要不试试?”

唐静没接我的话,也没动一下。

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通过减少说话和动作来保持体力,的确是聪明的做法,不过这种情况棘手,我忍不住挠了挠头。

父亲说过,劝人的时候,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得说对方想听的话,不然就是在浪费口舌——唐静想听什么,我得仔细斟酌。

我往旁边抱了一堆干草过来铺在地上,在唐静对面坐下,与她闲话家常一般开始了我的自言自语,“前些天为了余进宝案件重审的事,我去了一趟大理寺,盛大人说重审可以,但如果想更改判决,需要拿出余进宝故意逃脱罪责的证据,以及刘茂贪墨一事最好不被翻案。”

“为了找到证据,我表哥已经带着刑部的人忙了好几天,御史台的司空大人也费了大劲寻找刘茂贪墨所得钱财的迹象,叫我帮了个小忙,我帮完以后,司空大人说他不信刘茂还能翻得了案——”

“这位司空大人你可能不认识,但是对沅国朝臣来说那可真是如雷贯耳,看见他就忍不住腿抖,因为这位司空大人谁都敢参,说话又狠,只要被他盯上,任你有滔天权势,也得老老实实去受一百大板。”

上一篇:皇后失忆后 下一篇:前夫给我下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