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盯上我家了(216)

作者:桓婧 阅读记录

我与檀旆走在最后,趁着别人不注意,我赶忙拽住檀旆的袖子迫使他停下脚步,“这是怎么回事?母妃怎么会跟太傅爷爷认识?”

檀旆力图轻描淡写道:“十几年前太傅在朝,他们那一辈的人互相认识有什么奇怪?”

我根本不接受这样的说法,“可他们不仅认识,好像还很熟,熟又不是那种老朋友的熟,像是有利益冲突,作对多年的‘熟 ’。”

檀旆挑了挑眉,“你看得倒还挺准。”

我没心思与他插科打诨,想起刚才檀旆说到以前的士兵如何在水里作战的事,似乎是故意跟郑太傅透露“听母妃当故事讲过”……昨天姐夫邀请郑太傅来东平王府,郑太傅只说会考虑,今天檀旆跟郑太傅透露了这一消息,郑太傅就立马决定过来。

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檀旆看我拄着下巴皱眉深思,略有些沮丧地叹了一口气,摸摸我的头调侃道:“小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你嫁到我家之前,就从没想过打听一下母妃的身份?”

“我不爱打听别人私事。”我拂开檀旆的手,“再说我嫁的是你,我觉得跟你父王母妃是何身份并无关系。”

“那你是真的心大。”檀旆调侃完我,看我脸上已有了几分恼意思,这才清了清嗓子,把手背到身后,一脸严肃正经地道:“我母妃,出自百年世家蒋氏。”

“……”

蒋氏。

蒋氏的确是放过蒋家的女儿“宁予庶族,不予皇家”的豪言,但我始终也没想到他们能豪气到这个地步,就算只以世子檀晖的年龄来算,东平王在与王妃成婚的时候,也绝对还只是军中一个无足轻重的毛头小子。

蒋家居然就这么舍得把女儿嫁出去,究竟是对东平王日后的作为太有信心,还是对女儿太过纵容?

我本以为父亲对姐姐和我已经算纵容,如今总算见到更厉害的了。

“对了,母妃刚才说自己有个‘魔女’的名头。”我总算找回自己的思路,继续问檀旆:“这又是怎么回事?”

檀旆“唔”了一声,审慎道:“我也不怎么清楚,父王和之前认识的长辈又不可能当着我的面说母妃坏话,只隐约听到过,以前母妃仗着家族的势力和自身武艺,到哪里都是横着走,甚是飞扬跋扈。”

第111章

我本以为檀旆的嚣张劲儿该是从东平王那儿继承,现在想想,王妃的贡献大概也不遑多让。不过这种嚣张并非是不懂礼数的嚣张,而是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不害怕任何人的恶意诋毁或中伤,只是在普通人看来,便有些嚣张过头。

正如郑太傅所言,“魔女”一词是他人的评价,郑太傅并不会因为他人的风评就草率相信这些说辞,所以郑太傅和王妃没有仇怨,做的事倒确实有些针对。

据父亲所言,当年蒋家势大,不仅族人遍布朝堂,还想掌控沅国军务,郑太傅认为将这么多权力都集中交到一个家族手中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从中斡旋,对蒋家的势力做着若有若无的牵制。

郑太傅与蒋家对弈的事件中,不好说谁是绝对的坏人,蒋家想总览全局为了以后好做事没错,郑太傅担心蒋家权力过大颠覆朝堂出手阻止也没错。

或许就是因为双方都没错,等蒋家已经退出旭京的权力中心,郑太傅也卸下身上的职务,王妃和郑太傅便能心平气和地聊上几句,不至于闹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地步。

我记得父亲曾与我说过,如果所有人都懂得朝堂之事朝堂去了的道理,或许士庶争斗最后的结局,便不会太过惨烈。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我很期盼这样的结局。

我和檀旆落在后面,入座时,其他人已经谈得相当其乐融融,倒也没空管我们刚才在磨蹭什么。

郑太傅摸着胡须道:“其实早在来旭京之前,我就已经听说了东平王府暗中查证司空丞相豢养死士一事,我本来还觉得奇怪,不明白东平王府为何非要帮八竿子打不着的蒋家洗刷当年冤屈,现在才算猜到,此事一开始,就有你们蒋家在背后运作吧?”

王妃丝毫没有要否认的意思,平静地点了点头,反问道:“蒋家当年是受人暗害才被驱逐出京,我们为自己讨回公道,有何不妥?”

“没什么不妥,我只是随口一问罢了。”郑太傅无所谓地笑笑,端起茶杯,“说起来,当年事情发生时我也觉得有蹊跷,只是那时我已经离京,做不了什么。”

“太傅当时如果还在旭京,是否又会要求查清此事呢?”王妃的语气温和,脸上也带着笑意,然而问题却尖锐。

郑太傅听了以后,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道:“我不敢保证……我离开那年,是觉得自己能教的都已经教给学生,人上了年纪,难免感到力不从心,心里想着沅国朝堂该由年轻一辈来接手,才向陛下请辞……如果陛下拒绝,要我继续留在旭京做事,遇上此事,我可能会觉得自己没精力去管,视而不见吧。”

上一篇:皇后失忆后 下一篇:前夫给我下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