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盯上我家了(98)

作者:桓婧 阅读记录

跟夏锦如和盛淮告别,我转道前往刑部,进了官署,表哥一看到我便对我招手:“来的正好,战船下水那天你也在是吧?过来补充点笔录。”

我听话地走过去,和表哥在案前相对而坐,回答了他有关当天情况的几个问题,顺便把卷宗拿过来看,正巧是檀旆回答刑部问话的笔录:“刑部怀疑檀旆?”

“没有证据,都是那些想跟东平王府作对的人瞎怀疑,非要让我们往这个方向查,简直浪费精力。”表哥不满地嘟囔着,抬抬下巴示意我看另一份卷宗:“那群水下的刺客才最惹人怀疑。”

我拿过表哥示意的卷宗展开观看,发现这份卷宗记录的时间上了年头,是十几年之前,却是个副本,还是份由表哥亲自手抄的副本,其中有一条被表哥用朱笔划出来的信息,是某位证人所录证词其中一句很不起眼的话:未受威胁。

然而在这句证词之后,负责记录的人很细心地添上一句:证人神色有异。

再往后翻,还有几人的证词被用朱笔画出来,内容大同小异,都说自己没受威胁,却都能被看出神色有异。

因为证人证词不可信,最终这桩案子被判无罪。

我看得稀里糊涂,抬头问表哥:“这和那群刺客有什么关系?”

“直觉。”表哥说了个很玄的词,“办案这么多年,我的直觉认为这其中有关联。”

“和一桩十几年前的旧案有关联?”我实在无法理解表哥的直觉。

表哥严肃郑重地点了点头:“没错。”

“卓大人——”一道声音传来,打断了我和表哥的谈话,刑部的一名小吏问:“不知那份卷宗可看完了?我们该归档了。”

“哦,怎么这么急?”表哥说着,从案下拿出一份纸张泛黄的卷宗交给该名小吏。

小吏笑着说:“陈年卷宗不好离档太久,免得丢失后不好补。”

表哥没再多言,点点头,笑着目送小吏转身离开。

我突然有点相信表哥的直觉了,抖了抖手中的纸张低声问表哥:“这就是你刚才还回去那份卷宗的副本?”

“嗯。”表哥闲适道:“他们大概以为这么短的时间内我抄不完,现在说是要归档,其实应该是拿去销毁,这份副本你帮我带回家去,免得留在这儿危险。”

我心下一惊:“刑部都不安全?”

“你还没看出来?”表哥低声道:“刑部怕是要变天了。”

第51章

我若无其事地将卷宗卷起收好,脸上的神色也尽量不露出丝毫破绽,却还是忍不住担心:“表哥,你和大姨夫……”

“你先回去,装作没事人的样子,不然我可能现在就会有事。”表哥拍了拍我的肩,镇定地说道:“放心,沅国没乱到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的地步,他们不敢在刑部杀人。”

的确,沅国朝堂最大的矛盾就是士庶争端,但即使是这个最大的矛盾,到现在也没在明面上闹出过人命。

我无比庆幸大沅根基稳定,流血政变之事暂且不会发生。

伏尸百万血流漂橹在史书上不过几个冰冷的文字,如果真发生在如今的时代,对我家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普通人在天灾人祸面前都显得太过渺小无力,我家也不是那种搅弄风云的人物。

我把卷宗随意拿在手中,装成是一份无需在意的普通卷宗的样子,笑着跟表哥说“那我先回去了”,然后转身,尽量镇定地走出刑部大门。

我踏着门口的台阶往下,左转便是前往卓府的路,我慢慢地走出一步,两步……就迎面撞上了檀旆。

这个“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的额头是真真切切地撞在他胸口处。

“怎么不看路?”檀旆不禁发笑,抬手帮我揉着额头,继而目光在我身后一凝,低声道:“走吧,先回府。”

我察觉到他眼中神色不对,赶紧回头去望。

一批御史台的官员骑马正赶来,这群人在刑部大门前停下,扬起一片烟尘。

众官员纷纷下马,整了整官服,由为首之人带领,气势威严凛然,浩浩荡荡地进了刑部大门。

檀旆把我的头掰回来目视前方,右手揽住我的肩带着我向前往马车走去:“别看了,你想知道的等上马车我都告诉你。”

我对檀旆的许诺半信半疑,因为我相信他肯定不会告诉我全部的真相,不过现在我也只能听他的话,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彼此的心意,他总不可能害我。

上了马车以后,檀旆告诉我,那日太子选妃一事因为东南地动中止,我把刘芳父亲的官职和姓名交给他,让他去查,对于此等小吏,他当然用不着事必躬亲,便随手把名字交给了御史台的人。

上一篇:皇后失忆后 下一篇:前夫给我下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