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嫁给了太子(192)

作者:耳东霁 阅读记录

“劳官家挂心,父王还是老样子。”

赵旸起身答话,态度恭敬疏离,一张脸上再无先前的亲昵之色。

赵承贞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之前赵旸在他面前,总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般,成日里没个正形,但却比其他晚辈,让赵承贞多了几分亲昵,可经过上次一事之后,他对自己突然就疏离了。

赵承贞眼底滑过一抹黯然,旋即道:“朕听齐安说,他师兄颇善调理中风之症,恰好过一段时间他会来华京,我已同齐安说了,到时候让他师兄去替三王兄瞧瞧。”

赵旸面色平静,拱手谢恩。

诸位王爷并赵旸陪着赵承贞说了一会儿话,便一同起身行礼道:“官家圣体欠安,臣等便不多叨扰。”

赵承贞笑着应了,让大监亲自将他们送出去。

诸位王爷并赵旸便一同退出去了。

赵承贞靠在椅子上,目送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垂眸沉思。

他们兄弟十一个,除了端贤太子长得随先皇之外,其他人的长相皆随了自己的母妃,他们或俊逸,或端庄,唯独康王面容长得白胖圆润,一脸憨像,无论对谁都是笑容可掬的模样。

且康王平日里不理俗物,只一心专注养花看戏,过得像致仕的老头子一般,是以之前,赵承贞从未注意到,这个淡泊名利的六弟。直到这次,赵暝死在太子册封礼之上。

虽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叶家,但赵承贞心知肚明,此事应该同康王脱不了关系,可他犹豫再三,最终在深查为鲁王父子报仇,与就此打住之间,选择了后者。

赵承贞虽敬重鲁王这个兄长,可他如今是天子,天子御下得要制衡之道。

在京的诸位王侄中,赵承贞观察试探后发现,安王的儿子秉性纯良,可却是优柔寡断的性子;而惠王的儿子遇事易冲动,更是不堪重用;至于康王的儿子,因康王平日更宠嫡次子,导致长子各方面皆是平平,身上虽无身上陋习,但鲁王两个儿子珠玉在前,便越发衬得他瓦砾在后了。

所以赵承贞定下了赵暝。

如今赵暝死了,是康王府所为。

可若就此拔了康王一脉,那日后就是鲁王府独大了。

虽然赵承贞心里已经定下,下一任太子的人选是赵旸。但太子独大,对刚不惑之年的赵承贞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需得找个人制衡。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康王了。

只是赵承贞没想到,康王竟然会这么沉不住气,这么快就又对李慕载下手了。

大监将诸位王爷并赵旸送走之后,回到殿中正欲向赵承贞复命时,便见赵承贞的目光,落在御案左边的奏折之上。

大监立刻噤声了,只安静立在一旁。

这一摞奏折,皆是奏请严惩李慕载的。

而经此一事,赵承贞才发现,自去岁康王入宫,到如今还未至一载,康王在他眼皮子底下,已把手伸到朝堂了,而他竟毫无察觉。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赵承贞陡然机警起来。

但与此同时,经此一事,他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就算选了赵旸当太子,只怕赵旸也未必会是康王的对手。赵暝已经死了,鲁王膝下只剩下赵旸这一儿子了,他不能让鲁王绝后。可除了赵旸之外,其他几位王世子皆是歪瓜裂枣,矮子里面拔将军都拔不出来。

大监见赵承贞再无吩咐,正要退下去时,突然听到赵承贞问:“你说,这次的事,是巧合吗?”

大监一脸不解看向赵承贞。

赵承贞道:“李慕载冒名顶替一事。”

大监愣了愣,他伺候赵承贞多年,自然知道,赵承贞自登基之后,表面上温润仁和,实则却有很深的疑心病。大监想了想,答:“可这事,不是楚大人上奏的。”

大监口中的楚大人,正是当初上奏,说李慕载冒名顶替的官员,他是康王的人。

赵承贞垂眸敛目,这事表面上看,确实像是康王那边主动出击的,可这个时间点掐的太好了,让赵承贞不得不怀疑,这是李慕载故意为之,亦或者是康王故意为之。

若当真是这样,那李慕载隐忍筹划的心计,便丝毫不亚于康王了。

大监似是看出了赵承贞的心事,他立在原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赵承贞乜了他一眼:“有话便说。”

“那老奴求官家先宽赦老奴无罪。”

赵承贞不耐烦道:行了,朕赦你无罪,说吧。”

“那老奴就僭越了。”大监往前走了几步,站定之后,才道,“官家,老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无论这事是不是巧合,这都是李大人和康王爷之间的事。如今您该想的,便是要不要让李大人认祖归宗的事儿。”

赵承贞脸上喜怒不变,只问:“让认祖归宗如何?不让认祖归宗又如何?”

上一篇:贵妃金安 下一篇:我捡的世子跑路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