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良缘(53)

作者:叶信言 阅读记录

夜风拂面,沈瑜的裙角随风微扬,她抬头看了一眼铺子外高挂的灯笼,又飞快地收回视线,柔唇轻抿,微垂着双眸,似在回忆什么。

她此刻内心确实是极其复杂的。

当初山阳县受灾,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由户部派专人护送,途径乐安时却被山匪抢劫一空,朝廷震怒,父亲沈清卓也因此受到牵连,抄家流放,恍然间已经如同前尘往事。

只是,白天忙碌于寻找药材,夜色渐深的时候,沈瑜才后知后觉得想起此事。

此刻在山阳县内,她一面庆幸山阳县早已恢复如初,据说时任山阳县的知县张峒发动本地富商捐献善款,又几乎将自己的俸禄家财倾尽,修建义房,安置灾民,灾情过去后,百姓对他无不感恩戴德,朝廷念其功劳,如今已升任济州的知府。

但同时她又心怀愧疚,如果不是在父亲管辖范围内出现了劫匪劫银的事,山阳县收到赈灾银两,对灾情处置的也许更好。

陆琢负着双手与她并肩而行,抬眸间察觉到了她神情的纠结与不安。

“怎么?”

他温声问。

沈瑜蓦然从纷乱思绪中抽离,她咬唇看了一眼陆琢,又慢慢摇摇头,无力地笑了笑。

“无事,只是一时想起父亲。若不是赈灾银子丢失,山阳县想必比现在更好,父亲。。。也还会继续安稳地当乐安知县。”

陆琢了然,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提起自己的父亲。

沈家抄家流放是他早在来乐安之前就清楚的事,如果不是沈家艰难,沈瑜当初也不会去带着张妈和春燕去开包子铺。

赈灾银两依然没有寻回,如今几乎成了悬案,况且劫匪早就消失不见,涉及此事的官员都已经遭到了朝廷的处罚。

陆琢初到乐安时,就将县衙内外官员暗暗排查过一遍,除了查出吴县丞有些私受贿赂的行为,其他并无异常,再者他曾问过长随刘祥乐安当地是否常有劫匪横行,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那些劫匪在抢劫过赈灾银两后,已经抹去了踪迹,几乎再难寻到。

“当初劫匪意图劫走银子,必定是图谋已久,且计划周到详尽,这些并非你父亲能提前预料的,”陆琢停下脚步,温声说:“你父亲虽有监管不力之责,但沈家已经受过惩罚,你。。。不必因此自责。”

沈瑜抬头看他,眼睛不知怎么竟点点泪光。也是奇怪,明知道陆大人不过是安慰她的话,她听后却觉得无比欣慰,不管怎么说,在他心里,并没有因为沈家受罚而介怀她罪臣之女的身份,更没有因此看轻她。

沈瑜抽了抽鼻子,心中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

“况且,”陆琢话锋一转,接着说,“我们此行最要紧的是买夏石斛,既然屈叔说念恩巷有早市,我们可以过去碰碰运气。”

我们?!

沈瑜疑心他一时说错了,明明陆大人来山阳县是会友的,不过是顺道陪她买药材,不过她也不好去纠正这一点小错误。

早市自然还是要去的,万一能够买到也就不虚此行了。

沈瑜点点头:“好,明日早些去。”

两人步行不久便到了官邸内,服侍的下人早备好了洗漱之物。

沈瑜在门口略站了站,与陆琢互道过晚安,自去房中休息。

看着她房中的灯烛亮起,陆琢方才离开,他径直穿过官邸的月形拱门,走过回廊,一路向后院走去。

后院的厅堂大门敞开,里头点着明晃晃的火烛,很是亮堂。

李昭早已经回来,他面无表情地站在厅堂的下首,双臂抱胸冷冷看着他身旁的人,那人跪在地上,双手被缚起,正是跟踪他们的那个圆脸男子。

而厅堂上首的黑木椅上,正坐着一个翘着腿喝茶的年轻男子,这人穿着一身淡青色上好绸袍,脸庞白净,长着一双桃花眼,看上去与陆琢年龄相仿。

他看到陆琢进来,立马将茶盏放到桌上,迅速起身,疾风般走过来,嘴里嚷嚷道:“方至,我可想死你了!”

方至是陆琢的表字,罗桓喊得亲热且情真意切,两人几月未见,他心里着实想念。

罗桓的父亲是阳都侯,罗家与与陆家是世交,两人自小相识,情分自然非同一般。

陆琢先迎上罗桓热烈的拥抱,后又嫌弃地看他一眼:“已经做了巡史,还这么没个正形!”

罗桓摆了摆手,愤愤不平嚷道:“你以为我愿意当这劳什子巡史,还不是我爹非得给我安排的!”

阳都侯虽赋闲在家,但朝中余威犹在,冲着他的面子,朝廷为罗桓安排个差事自然不在话下。

可是这人。。。自小娇生惯养长大,尤其不爱读书,平时喜欢斗鸡走狗,虽称不上什么纨绔,但毕竟年轻,甫一上任就为朝廷办差着实为难了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