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珰传+番外(46)

作者:窥谷忘反 阅读记录

淮安众人知晓将流民强制留置在淮水北岸非长久之计,然朝中重臣对此争论不休,一直未有定论,更不必说有何南渡良策。

除靖远军征召流民充任散兵,倒未有其他人对流民有何过问之举了。皇帝在此时机提起南渡之策,便是心底有了定论,只垂问具体方略。

度支曹主事官王昭海率先回话:“回禀陛下,流民南渡非一日之功,南方十三州各州安排多少人口、每人分得多少田地,这些都需各州州牧上呈地方情况后一一商榷。”

沈静方说话总是温文谦和,即便是朝堂上与人辩论,也侃侃而谈从不红脸。

“十三州各地情形六曹皆有记载,一年修订一回。若由朝廷统筹,依各州情形定下纲要,想来也不是难事。”

王昭海哑口无言。一众人规矩地跟在帝王身后,讨论暂时搁浅。

皇帝毫不避讳问题症结所在,一步一句,每句话分量颇重:“十三州中唯江州、荆州、益州为重,越州虽地远,然地博物广,人口较之稀薄。若这四州择其一牵头为表率,南渡之事则可解。”

御花园跟着的都是皇帝心腹,与四王世家分庭抗礼。皇帝点明南渡之事关节所在,便是让他们从这四州中择其一攻破难关,拉拢势力,顺势而为。

故而有大臣剖析建言:“江州毗邻淮水,有迁民之便,然刘家素来明哲保身,轻易不入中枢。荆州、益州地大,南迁需溯长江而上,恐有诸多变数。越州地远,地广人稀,如今顾灵山陷于淮水动乱,或是良机。”

这便是委婉说明目前容易拉拢的且南迁之事便于操作的只有越州顾家。

皇帝顺势抛出军政之急问,语气却毫无焦灼意味,甚至有些笑意。

“那依此情势,该派何人襄助中军?”

一众大臣眼观鼻鼻观心沉闷得很,皇帝威严之声从前面悠扬而至:“李三思,你说说看。”

李三思不紧不慢,款款作答:“陛下有识人辨才之能,选贤任能之事非是君忧,臣不敢妄作分担。”

这话听得舒坦。

皇帝心中早有人选,此问不过特意针对李三思考验一二,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圣旨很快定下:“那便派李珰吧,他赋闲在家数月,该是给个改过良机。先加封他做个右军校尉,领兵一万,同顾灵山协同平定淮水之乱。”

御花园的石径快是要走到头了,李三思手掌在袖口间挣扎了片刻,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双手握拳,决定崭露锋芒,不掩才情。

“陛下,臣以为南渡之事未必悬于四州。”

一言既发,君臣皆是错愕惊讶,侧身看向末尾芝兰玉树的少年人。尤其是皇帝与举荐他的沈咏年,目含精光,期待他给出一个别具一格的见解。

“微臣听闻羌州之地暴动犹多,若南渡之民安置在羌州,一来可驯化融合羌州遗民,二来绕开世家,于羌州培养新的势力,安定西南之境,拱卫淮安北宸。”

满羌国灭后旧地设羌州,因其遗民风俗习惯与晋国迥乎不同,一直由满羌贵族担任行政长官,军事上由益州卢仲之遥控。虽如此,七年来羌州时有反抗晋国政权的暴动事件,大大小小平息了不少,不至酿成大祸,却让朝廷头疼已久。

但羌州离淮水甚远,便是西迁,人力物力耗费之资又是一笔难算的账,故而没人联想到将原本的南迁改为西迁。

李三思提出西迁之计并不稀奇,关键在于他给出了解决西迁之难的合理方案。

“羌州暴动,由来已久。我朝流民之军,亦设置多年。平羌战役也有流民军之功。陛下可选任能将,布置流民军,先期编入军籍开征羌州,以作定局之用。而后西迁,固有保障。一举两得。其中资费,或由朝廷拨给,不足之数,可效仿靖远军,由沿路各州补足。”

大臣们自觉散开,皇帝踱步站在李三思身前,少年跪伏在天子脚边,一席话说得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句句切实。

李三思此举几乎在悬崖边游走,之前皇帝正借问淮水之事考验他,后者马上再举对策。虽然字字句句未提到某个人,可总是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李三思出于靖远大将军府;而朝廷若有意彻底平定羌州之乱,唯昔年亲手倾覆了芙蓉城的少年将军莫属。

皇帝没什么情绪起伏,俯视着脚边谦卑恭谨的臣子,他钦点的中书侍郎,淡淡开口:“起来吧。”

内侍拔高嗓子传令:“起驾回宫!”

“臣恭送圣驾。”

李三思宫礼行得周全,实则后背浸了冷汗,双股战战。他不敢流露慌乱之态,同其他大臣一样,翩然起身。

沈静方一直站在他身前,大臣们由内侍领着出宫,李三思跟在他身边,沈咏年冲他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知心中作何感想。沈静方倒是拍了拍少年人的肩膀,宽慰说不必忧心。

上一篇:舞风肆·重楼吟柳 下一篇:公主的品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