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1007)

作者:犹似 阅读记录

可谓是用心良苦。

思及至此,殷怀玺只好道:“此事容后再议,我在连城驿站安排了院子,不如先行移步过去休整一二?”

从泉州到连城这一路的关卡,他都提前做了安排,出了福建之后,偶尔上岸休整一两天,也无妨碍。

只是谢府太过谨慎,这一路除了在码头稍作补给,打探消息,就没有上岸过,比他推算的时间,还要早到了两三日。

也幸好他提前出发来了连城,接到谢府商船到了连城,一路快马加鞭两日就赶过来了。

驿站是供朝廷传递军情、朝事、官员途中食宿、换马之地。

高祖皇帝很重邮驿传递,在全国各大府、县,都设下驿站,分为陆、水,水陆兼运三驿,由兵部直接官辖。

各地的消息通过驿站,连相隔甚远的东南地区,消息最快四五日就能送到京中,这种神速在历朝历代,也是没有的。

驿站里有重兵把守,比客栈安全许多,谢老太爷自是求之不得:“有劳武穆王。”

殷怀玺是借了视察的名义,要在连城盘桓几天,谢府在连城置办了不少产业,又初来北境,也想多打探一些消息。

也算是不谋而合。

坐了太久的船,虞幼窈休息了三四天,这才缓过神来,让殷十和春晓一起陪着,去连城里逛了一会儿。

铺面经营多为果物、海产、药材、丝绸等一些当地的特色,铺面里的商品,并不是最时兴的,由此便能看了,连城的商贸并不繁荣。

春晓有些好奇:“小姐,连城和泉州气候相似,想来也是物产丰富,为什么往来的客商这么少?”

虞幼窈道:“连城地处极北,是京三地的门户,与高句丽、扶桑等国相邻,靠近外海,走水路很危险,很少有商人能承担得起风险,东北三省多山,走陆路也多险峻。”

连城的一应资源,并非无可替代,就没人会铤而走险。

“而且,辽省属军事重地,海岸码头严管严查,朝廷采办军需,都是先从当地采办,当地的物资,是先要满足军需,之后才能用于贸易,也因此朝廷对当地商贸,管控的非常严。”

也导致了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当地的大族、豪绅手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甚至形成了民大欺官的情形。

采买军需的是朝廷,不是幽军,让当地豪绅们得利的,也是朝廷负责采办这上上下下里头的人,而不是幽军。

因此,当地的豪绅只需要满足朝中某些人的胃口,看那些人的脸色。

第790章 地头蛇

北境物资更少一些,层层盘剥,最终被盘剥的,是需要物资的幽军。

幽军处于被动,是有“求”于当地豪绅,他们自然不会把幽军放在眼里。

也是周厉王一案之后,惩罚了一批豪绅,朝廷给了幽州免盐贡的一应特权,让幽军有了自主采买物资的权利,那些豪绅,就要看幽军的眼色行事。

殷怀玺镇守北境之后,对北境的管控一再加强,官府虽不在武穆王府治下,却也要畏武穆王之威严,渐渐开始发展商贸。

在连城逛了一圈之后,虞幼窈心下微动。

辽省地理优势十分明显,粮、药、工、兵等资源都有,只要能盘活,就能自给自足,自产自销,不需要依赖朝廷。

连城耕地少,山林多,养柞蚕能强兵富民,可发展第一经济,果物海产还在其次。

这方面谢府比虞幼窈懂,早在谢府决定要来北境,谢府也相继在北境一带,置办了不少特色产业,为将来在北境立足,做了不少准备。

最多一年半载,谢府就能将整个连城盘活。

这几年下来,虞幼窈陆续在北境一带置办了不少产业,连城林木发达,她利用殷怀玺的人脉,在北境买了两个带山头的庄子,山头主要种植榆树和柞树,安排了人过来养柞蚕,产的柞蚕丝,都是买给了幽军,制作兵甲用。

到了第二日,庄子上的管事过来给她请安,还带来了账本。

连城算是北境,少有受旱灾影响较小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庄子里出产的柞蚕丝,也减产了四五成。

好在柞蚕丝利润很可观,倒是没有亏损。

耕地里种的番薯,没有受到影响,产量十分可观,庄上出产的番薯,有大半都是低价卖给了幽军。

虞幼窈翻看了账本后,就问几个管事:“我想要扩大柞蚕的养殖,你们认为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其中一个蓝袍管事摇摇头:“只怕很难,连城的柞蚕养殖,有七成掌握在当地的大户手里,剩下的三成,都是小的养殖散户,并不成气候。”

另一个灰袍管事也道:“连城四大家,一起垄断了连城的柞蚕经营,把控了柞蚕茧的价格,逼得那些散户们,不得不将辛苦养出来的柞蚕茧,比低于市价数倍的价格卖给他们,他们再以高价,卖给丝绸商人,从中赚取暴利。”

上一篇:你怎么欺负人呀 下一篇:夺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