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1091)

作者:犹似 阅读记录

站在文人雅士的角度上,榆木雅俗共赏,是坚毅之象。

不同的文化,却在榆木身上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谐统一,对人有益无害,居于榆木处,自然对身体有益。

所以,它是吉树。

虞幼窈一脸崇拜:“您好厉害呀!”

真正的道医,包含了汤药、丹道、相术、天象、风水、命理等几十上百种。

而道医奉行的却是博学、审慎、明辨、笃行,与民间那些一知而半解,从而盲目迷信,是完全背道而驰。

孙伯苦心钻研药王留下的传承上,并没有把太多精力,用于治病救人。

有人认为,孙伯空学了一身医术,却不思救人,有违医者之道。

孙伯却语重心长道:“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总要有人钻研传承,如今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若传承落没了,好的东西失传,后人再提这些,难免会将他们视为糟粕,世人都认为,好的东西才值得传承,道医断了传承,是否就代表老祖宗的东西,不是好的?可它分明是好的。”

孙伯清了一下嗓子,睨了虞幼窈一眼:“我在襄平城办了药学堂,每三日授课一个时辰,只要对医药感兴趣,任何都可以来听课,听课之人,只需每次亲自上山,采一株草药作为束修,你以后有事,就去药学堂寻我。”

虞幼窈一听就明白了:“您老可是要挑选传人了?”

这样广撒网,肯定有不少人会来听课,但时间长了,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且能学到东西的人,就是真正对医药感兴趣,并且心志坚毅,又有天赋的好学生。

甭管能不能将孙伯所学一一学成,哪怕能传承一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学医早期是需要背汤歌、辩药、识药性,便是不识字,也可以学的。

而不识字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认字。

目前《药典》记载有药效的药材,有二三千多种,只需要记住每一种药材的名字,多用些心,在上课的时候临摹,多读,等《药典》学完了,差不多该认的字,也就认全了。

第856章 大忽悠

提起这个,孙伯脸色一耷,就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早前让你跟我一起学医,你不肯学,要不然我老人家,也不至于这么大年纪,还要在外头抛头露面,辛辛苦苦地挑传人,哼!”

且看她学习香药,不光能复原失传的残方,还能在一种香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创造出全新的香方,香药。

如麝药香丸、膏油、天泽香丸这些香药,有哪一样比汤方丹药差了?

香药同源,调、治、养缺一不可,几乎所有香料,在具备香性时,也具备药性,香药配伍,药方的配伍一般,是需要庞大的药理学习,和丰富道医知识,活学活用来支撑。

这才是他看重虞幼窈的原因。

他天赋不如虞幼窈,钻研前人牙慧,尚有不足。

虞幼窈却能创新。

他现在挑传人,也能挑到有天赋、有毅力、有心性的好学生,但如虞幼窈这般,能将道医发扬光大之人,却是难之又难。

心中难免遗憾,每次见到了,难免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虞幼窈一脸无辜,连忙端起茶杯,假装自己在喝茶,仿佛没听清他的话。

就这德性,可把孙伯瞧得是一脸痛心疾首,偏又无可奈何:“我这辈子也就瞧中了两个传人,一个对医术完全不感兴趣,一个尽把心思折腾到了别处。”

虞幼窈有点好奇,孙伯瞧中的第一个人是谁?

接着!

孙伯就叨叨起来:“最可恨的就是殷小子,打小就焉坏,明知道我老人家为了挑一个传人,走遍了大江南北,后来终于瞧中了他,他就可劲地吊着我老人家。”

这,还真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虞幼窈一脸同情。

她就说嘛,孙伯一心钻研医术,各种药方是没少赠人,甭管是不是懂医术,按照他的话说:“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才有传承的价值。”

道理很浅显,这个药方帮助了对方,自然就会一代代传下去。

因此孙伯很少治病治人。

怎么就轻易让周厉王请回府中,为他治疗颅内於血之症?

原是瞧中了殷怀玺,想要收他为徒。

故意送上门来的。

“……一会儿说什么,没听过我老人家的大名,质疑我老人家的医术,我老人家为了证明自己的医术,就去军中,给军医们传授了三年医术。”

“一会儿又说,他爹不太想让他学医,我老人家,就寻了军中的军医一起,把自己所学编撰成书,赠给了周厉王,以表诚心。”

“成书之后,他又觉得医术入门太难,我老人家,只得又将自己学医的经验写下来……”

上一篇:你怎么欺负人呀 下一篇:夺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