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1348)

作者:犹似 阅读记录

温管家张了张嘴,心都凉了半截,长郡主恐是因骊阳公主,与殿下生了嫌隙。

古有三书六礼,乃为明媒正娶。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题外话------

古代成亲真的是一件很慎重的事,三书,六礼,光是大礼都有九道,每一道都要挑黄道吉日,黄道吉日,还分小黄道,大黄道,小黄道月月都有那么几天,大黄道却不是月月都有,九礼都要挑了大黄道,所以一般这些礼数走下来,讲究一点的人家,一两年都有,急一点也要三五个月,三书六礼每一礼,都有相应的礼单,礼单要准备符合礼数的礼品,但凡有一样差了一点差错,不妥当,这婚就有可能做不成了,因为没诚意,不吉利,兆头不好,前面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古代女子,大多十一二岁,就要相看,十三四岁都要订亲,三书六礼,在没有纳征之前,都不算正式订亲,也不会广告于众,以免婚事做不成,闹得满城风雨。

第1060章 围困京兆

这六礼中,迎书、亲迎,是需要在成亲当日完成,其他二书五礼,都是由双方长辈出面周全。

《礼记·士昏礼》记载:“纳征者,纳聘财也。”

征,成也。

先纳聘财而后婚成,故纳征完成之后,仪礼婚约完全成立。

到了这一步,婚事就已经成了一大半,只等着殿下回来,就可以直接操办婚事,但世人都知道,北境战事吃紧,殿下分身乏术,自然不能回来成亲。

王府里没有正经主子坐镇家宅,平常时候还好说些,可到了战时,王府的运作就与战事息息相关,长郡主与武穆王原也是太后赐婚,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主持王府事宜,是再顺理成章不过了,外头也没人多说什么。

这会儿拿了【规矩】说话,是与王府疏远了情分。

虞幼窈缓和了声音:“王府若有什么紧要的事,便派人给我传个信,若是不紧要的,从前怎样,现在便怎样。”

温管家心里哇凉哇凉地,将长郡主送出了家门。

一回到虞园,虞幼窈就去了谢府。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心疼地直嚷嚷:“怎么瞧着又瘦了?你这孩子,咋也不知道多心疼心疼自个儿,前几日出海的商船回来了,带了不少西洋参,这个西洋参温补气血,对女子好处极大,得好好补一补。”

没问她,怎么连招呼也没打一声,突然就回来了,也没问她,在武穆王府怎么样,一心一意关心她。

虞幼窈心里一阵安心,是有了后盾之后,有恃无恐的安心。

她忍不住笑着点头,接着就转了话:“三表哥随着商船出海,也有一两年了,这次没跟着一起回来?”

到了辽东之后,三表哥谢景流就彻底放飞自我了,大半时候,都是随着商船出海,到海外游历,还写了不少游记。

游记上记录了许多海外诸国的见闻,也有一些海外诸国的医术、香药,农工方面的技术,让虞幼窈长了不少见识。

谢家已经能做出更精美的钟表,在北境很受欢迎。

海外有一种十分珍贵的胭脂虫染料,色如丹脂,红艳鲜亮,是唯一能与朱砂相媲美的颜料。

虞幼窈用胭脂虫做出了精美的口脂。

提起这个孙儿,谢老太太就一阵牙疼,也是糟心得不行:“这么大一个人了,还成天在外头晃荡,像什么话,外头哪有家里好,叫我说,他年龄也不小了,就该给他订一门亲事,早点成家立业,也好收一收性子……”

虞幼窈喜欢听外祖母唠磕,听着好笑。

家里的生意,渐渐交到了几个表哥手里,表哥们的亲事,至今都没有定下,家里也不是不着急,眼下时局动乱,是急也急不来。

都是这乱世闹得。

拉拉杂杂说了不少话,虞幼窈这才回了虞园。

谢老太太轻叹了一声,回头寻了谢老太爷。

整个武穆王府,有谁能给小窈儿气受?

只除了那位暂住在武穆王府,顶着嫡公主的名头,位份低了小窈儿一头,可派头上却大了不少的骊阳公主。

小窈儿及笄礼那天,骊阳公主一个赞者,身上的派头差点比小窈儿还大,亏得小窈儿及笄的礼服、礼冠,是内务府督造。

表面上一副亲热劲,可看小窈儿的眼里,却含了晦涩冰冷的审视,分明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没过两日,骊阳公主搬出了武穆王府,住进了襄平城一处别苑。

紧接着,又有消息传出,武穆王追击北狄部分主力至狼居胥山,效仿霍冠军侯封狼居胥,成为史上第五位封狼居胥之功者。

上一篇:你怎么欺负人呀 下一篇:夺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