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支曲(28)

作者:小重峦 阅读记录

“孟公子此去西北,可有十足的把握能在一月之内回到长安给我针治?”

“没有。”

“如此,丙汐的心疾岂不是要前功尽弃?”

“的确有这可能。”

“那孟公子何不带上丙汐同去西北,这样既不会耽搁我的针治,也便于及时调整汤药。”丙汐停下深吸了一口气,又道,“孟公子要在西北的战地中寻找故人,恐怕没有在和平之地那么容易,要借赵将军的军力。但公子出尔反尔,赵将军恐有猜忌。赵将军与叔父是至交,与家父也认识。我若同去,公子与赵将军的共事也能少些猜忌。”

“丙姑娘你。。。你。。。”三月恍然若悟。葵儿却是依旧一脸的云里雾里。

孟珏依旧望着窗外不语,似在斟酌丙汐的话。

六月忽然挑帘禀道,“前方探舟来报,说漕渠入口的京师仓附近似有阮小七黑羽骑的踪迹。还请公子早作决断,速速换船。”

丙汐闻言走至孟珏身边,福身行了一礼,道,“丙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承蒙公子救治近一载,丙汐在感恩之余,也想成为象公子一样妙手仁心,悬壶济世之人。望公子能收我为徒,传承师门。”

孟珏转回身,淡淡笑道,“我已告诉过小姐,我不过是商贾之人,顺便行医而已。不过小姐若真有此心,倒也是大善。就先跟在我身边,体察一段时日,了解一下自己的本心吧。”

丙汐飞起一双秋水,一扫几日来薄薄的愁云,笑着应道,“全听公子安排。”

孟珏望向舱口的六月,“叫分流的船赶上来,我们这就换船。”

第十一章 双花

武都郡置于武帝元鼎年间,位于白龙江和北峪河的交汇处。武都虽已氐人为主要居民兼有羌人,然而到底处于泱泱的大汉制下,山城中纵横交错似筋似络的阶巷中却多有汉人。这里又地处蜀地通西域的关隘处,所以天南地北的商人来来往往。于是这里的氐族人在农耕与畜牧之外,又多了一种谋生方式,那便是开客栈酒肆,迎来送往游经此地的商贾旅人。

图平镇的荞罗街不过四五丈宽,却已是这座山城的主要商业街道。街上人来人往,既可以看到带着沙尕帽的白马氐人,也可以看到垂发的羌人,更有载着蜀锦漆器的汉人驮马队。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氐人土楼。虽名土楼,其实只有下半部分的墙体为实土夯成,上半部分则为木条板。这样的房子虽比不上汉朝都市的亭台楼宇,却也朴拙有趣。而这些土楼临着山城中层层叠叠的坡体而建,与山势浑然一势。

荞罗街上的酒肆大多无名,仅靠画有酒坛,酒瓢的幡旗为标志。这却不影响荞罗街上的酒香一浪一浪地涌向来往客商的鼻端。走到荞罗街的中段,忽有一座土楼的门匾上赫然书着“南合锦“三个汉字。这座土楼亦与别的土楼不同,在柱头上有两层汉式叠挑的斗拱,从而有了些汉家楼阙的影子,再加上汉文书写的招牌,使得在这家酒肆歇脚的汉人客旅比别家都要多。

这支走蜀锦的马队便停在了南合锦的门口。一个满头扎满长辫的小姑娘笑迎出门,领了马队的马儿向后院走去。商队领头的两个汉人则带着几个仆役入堂落了座。

正是日暮时分,堂中灯火初上,宾客满座,打尖歇脚住店,忙得两个堂中小二焦头烂额。

人语喧哗中,但见西窗前一个身着锦衣汉装的年轻公子正沐在一窗的夕照中默默饮酒。商队的两个头人收回目光,彼此轻轻点了一下头,遂招手唤了堂中小二点菜打酒。西窗前的那位少公子此时也轻轻转头,明眸在商队落座之处溜溜转了一圈,又默然转向窗外,只拿着耳杯的手略略紧了一紧。

西窗外落日正浓,刺得人眼中的一切如梦似幻。街面上,一匹白马正驼着一个绿衣的女子,走出那金辉来。少公子微微瞑目,嘴角勾起一丝醺意,却又豁然睁开眼,转头寻向那绿衣女子。那女子却已在南合锦的门口堪堪下了马,又将马牵给那个侍马的氐人少女,正提步迈过高高的槛木进入堂中来。见两个小二忙中无暇照顾,那绿衣女子便自己走到角落中一张空着的小桌边落了座,又从怀中拿出一个瘪着的钱囊,略略犹豫了一下,遂招手唤了小二来。

“听说你们店有武都最好的腊肉什锦蒸饭,多少钱一碗。“

“姑娘您真是行家,我们店里的腊肉什锦蒸饭又名聚宝金盆,是用上好的青稞面和玉米面制成,只收八文钱。“

绿衣女子低头看了一下钱袋,歉然道,“麻烦小哥介绍了,我便只要碗碎菜蒸饭便好了。“

小二有些怏怏,小声嘀咕道,“没钱还问那么多“,遂素着脸离桌而去。才走了几步,那小二又被西窗前的公子招手叫了过去,低声交代了些什么。小二素脸转暖,吆喝了一声“好嘞“,笑着奔后堂去了。

上一篇:缘定三生-帝师 下一篇:哑夫难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