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寻坡[种田](220)

作者:英桃 阅读记录

刚安排好放假时间的事情,黎阳接到许琰老师的电话,母校的一位老师想要找黎阳,但是不知道怎么联系,只好将电话留了下来。

这位章老师是黎阳大三时候的任课老师,黎阳按照电话打过去,一问才知道,国内一家企业要来德国购买一批机械,这些机械是德国厂家即将要淘汰的,国内企业想要看完机械的性能后再购买,德国方面表示装卸的事情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除了谈判的管理人员,原本企业想要带十几个技术人员一起来德国,但办理出国手续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有好几个人来不了,怕耽误事情,想要找黎阳他们帮帮忙。

黎阳他们七个人都经历过实习和车间的锻炼,简单的机械装卸还是不难的,问过了他们到德国和停留的时间,又和其他人商量了一下,都没有问题,黎阳答应下来。

黎阳习惯刚一放假就把所有作业解决掉,除了查字典浪费了一些时间,剩下的十分顺利。

陈泽默最近则有些低落,因为找他写作业的那些数学系的学生都被他们老师给挂掉了成绩,没人再敢投机取巧,他以后没有免费的教材和作业做练习了,得自己花钱买书。

做完作业,黎阳去考了驾证,然后花二千二百马克买了辆二手车,买到车的当天就跑了一趟回收市场,买了一堆电子零件回来。

很快就到了约定的时间,因为这次章老师随同企业一同来德,黎阳特意去机场接人,等待的时候,他神情稍微有些恍惚,仿佛自己前不久才从这里出来,转眼就变成接人的那个了。

他们这一趟来了二十多个人,黎阳见到了头发花白的老师,几年没见,自是感慨不已,同行的人热情的跟黎阳一个劲的道谢。

来的这个企业黎阳还有点印象,不太大,是跟他母校有合作的,不过没有轮到他去做调查,名字还是有点熟悉的。

黎阳接上老师去往德国工厂,只等着签订合同之后再动手。

虽然是淘汰下来的机械,但是开出来的价格并不便宜,因为向他们表示感兴趣的企业和厂家不少,一天之前还有人给他们打电话询问。

不管咋样,企业还是咬着牙把签下了合同,黎阳和陈泽默等人加上企业自己带来的技术人员,开始有序的检查机械设备。

因为国内之前有不少买回去机器用不了的情况,有了教训,大家现在都很谨慎,企业的人要求自己操作机器,德方人员立刻去察看刚签订的合同,表示上面没有这一项,然后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德方工厂让步,但是购买机械设备的企业要负担实验机器时产生的各种费用。

检查还没结束,随行而来的翻译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吃坏了东西,上吐下泻,不得不紧急就医。

接下来的流程可能会慢下来,但是超过合同约定的时间就算是违约,要面临着巨额的罚款,企业找黎阳帮这个忙。

说实话,黎阳的水平还代替不了翻译,他联系徐露露,这位师姐非常可靠,放下电话后很快就过来救急。

和技术人员商量好之后,黎阳等人对机械设备做好标号记录,开始拆分。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而机械种类和数量又不少,黎阳和陈泽默他们不得不晚上画图,白天干活,因为时间紧急,徐露露和企业的管理都要动手。

紧赶慢赶,总算是没有落下进程,将所有箱子装到船上时,大家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这些天,黎阳他们这样年轻的还好,像是章老师本来身体就有些小毛病的,松口气之后,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企业的管理人员紧紧的握着黎阳他们的手,万分感激他们的出手相助。

双方分别后,黎阳他们回去痛痛快快睡了半天,再次给海城打电话的时候,谭厂长对他提出了表扬,说是农机厂收到了那家企业的感谢信和锦旗,厂里决定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笔奖金。

这才回去几天……黎阳心里想,这办事效率是真的快!

假期里,其他人都去打工,黎阳和陈泽默还有徐国华一直关在地下室,他们按照设计图改动了好几个型号的逆变器,通过最初实验的只有两个,还有几个复杂的检测这里做不了,得想其他的办法……

才到这里几个月,人生地不熟,学校放假,黎阳首先想到的是老师,他最熟悉的就是卡尔教授了。

正好手里有教授的电话,黎阳试着拨打过去。

结果是非常令人高兴的!

卡尔教授和他的合作伙伴在郊外有自己的实验室,是非常规范的科学研究基地,不是黎阳他们的地下室能比的。

黎阳他们三个带着东西过来,一个逆变器在实验中出现了毁坏,另外一个虽然成功了,但是得到的数据也跟预想的有差距。

卡尔教授并没有干涉他们的实验过程,直到结束,才问道:“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

黎阳点点头,“还是半成品……”

“很好。”听了他们的研究思路,卡尔教授道:“这种串联的设计不错,已经成功了一半,要尽早提交专利申请,保护好你们辛苦的果实。”

黎阳三人愣了一下,接下来都高兴坏了,这无疑是对他们研究和学习的肯定,接下来要更加努力!

在学校时,卡尔教授接触起来并不是多么热心的人,但是这次不仅借实验室给黎阳他们用,还主动提出让他的秘书帮忙准备申请材料。

黎阳表示感谢的时候,卡尔教授说也需要他的帮忙,希望黎阳能够帮他在国内寻找一位朋友。

黎阳答应下来,但是等他拿到那张发黄的照片时就愣住了,照片是两个勾着肩膀的少年,栗色头发的那个他不认识,黑色头发的那个可不就是年轻时候的许琰老师。

而他曾经见过跟这张照片一样的另一张,就摆在许琰老师的办公桌上。

作者有话要说:

卡尔教授的爸爸是原来苏联援助的那批人,回到俄国后,去了被苏联影响的东德,一直没联系上小伙伴

原来大纲他和许琰老师是一对CP,后来想了想放弃辽,现在是多年未见的好盆友

第142章

三十多年前, 卡尔的父亲是苏联第一批援建项目的工程师,跟许琰的父亲是同事,卡尔教授是在东北出生, 跟许琰一起长大, 直到六几年的时候,他们一家回国, 从那之后再也没有见过。

黎阳手拿着电话, 听许琰老师在对面说话,“我还以为他在俄国, 托人找了快二十年……”

卡尔的母亲是一位德国的姑娘,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们一家回国后不久又辗转到了当时东德, 卡尔也曾经寻找过儿时的小伙伴, 可阴差阳错的是,许琰的父母病逝后,他改成了名字,随母姓,从北方搬到了海城, 这些年卡尔的寻找也都落空。

因为父亲的影响, 两个人小时候都对汽车着迷, 约定好以后一起去德国和美国留学, 分别汲取两个国家的长处后在一起造最厉害的汽车……

少年时候的梦想炙热而又天真, 长大后两个人都遇到了很多事情, 虽然万分艰难,但依旧记着曾经的诺言。

但戏剧性的是, 按照约定应该去美国留学的许琰为了找小伙伴去了德国, 因为同样的原因, 卡尔在德国等了几年后,去了美国,两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错过了……

回国后,一直奔波在各种项目之间,许琰多次去往俄国,都无功而返,直到黎阳给他打电话,这才知道找错了地方。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许琰曾经在报刊上看到过卡尔教授,上面介绍的是卡尔教授和他的团队的新成果,许琰甚至还跟自己的学生讨论过相关信息,他压根没想过那大胡子下面是一直要找的人。

别说他了,就是一周要听卡尔教授三次课的黎阳也没认出来,大胡子和照片上的清秀少年相差太多。

卡尔教授已经坐上了去往B市的飞机,许琰挂了电话去接人,黎阳心里一时难以平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