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休夫纪事(6)

作者:不见白驹 阅读记录

前面都很顺利,可惜到最后收幕的时候,才发现剧本并没?????有完全按照他所想象的走。明明方才乐璎表现得对他很有兴趣,可是眼下却连多留他一晚的想法都没有,竟然让人连夜冒着大风雪将他送回去。

不过事已至此,他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人设也不能崩。于是他再次轻躬为礼,声音也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今日多谢长公主援手,卫遐告辞。”

***

乐璎虽染了些风寒,当晚上便由齐太医开了方子,好生温养。但病去如抽丝,没个十天半月,也不会彻底好转。然而朝上公事却是耽搁不得,好在事情不多,大多是关于岁末祭天、来岁财税用度之事,自有朝臣定论,与她干系不大。

朝议之后,她照例进宫觐见燕王乐衍和姜太后。

乐衍与她并非一母所出,乐璎之母宋王后在她六岁时去世,老燕王续娶姜氏,生了乐衍。乐衍已满十五岁,离可以亲政的年龄尚有一年。三年前,乐璎延请儒家孔夫子的弟子师歆为师,教导他为王之道。时下有诸子百家,各立学说,彼此诘难,相互争鸣。乐璎想得很清楚,大乱之后若要大治,诸子各家中唯有儒学最为合适。而师歆博学多才,性情疏朗,也是帝师的合适人选,只是姜太后总认为儒家学说迂腐,一直想为乐衍另择名师。但一直以来乐衍对师歆都很满意,姜太后也只得作罢。

不过,今日的情况似乎有些变化。

乐衍见到她,问了一个问题:“姐姐,老师说若治天下,须得施以仁政。可为何姐姐却对百姓苛以重税,募以重兵,常常对外征伐,这不是与老师教我的理念相悖吗?是老师教我的错了,还是姐姐你错了?”

乐璎想了想答道:“阿衍,如今七国纷乱,若我大燕要崭露头角,一统天下,自然须得多积粮草,增强武备。待天下一统之后,阿衍再施行仁政,自然可以天下大治。”

乐衍道:“可是姐姐何时能统一天下?”

乐璎道:“也许三年五年,也许十年二十年,只要我燕国上下齐心,总会有那么一天。”

乐衍有些失望:“也就是说老师教我的这些东西,最少也要三五年之后才能用得上,现在一点也帮不上姐姐你?”他撇着嘴道:“姐姐每天处理政务那么辛苦,阿衍还以为跟着老师学习,能帮上姐姐呢……”

想不到乐衍心存此心,乐璎颇感宽慰,微笑道:“阿衍能有这份心意,姐姐就很开心了。只要阿衍能跟着师太傅好好用功,就是对姐姐最大的帮忙了。”

乐衍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他又道:“姐姐,母后说,姐姐之所以让师太傅做我的老师,是想用儒家的仁义道德给我洗脑,这样阿衍将来就会变得懦弱,不会成为姐姐的威胁,姐姐就可以一直把持燕国大权。姐姐,你是这样想的吗?”

乐璎心神一震。乐衍说这话的语气很是自然,似乎只是抱怨。可是乐璎掌权已有三年,成日里在朝中与那些老狐狸们勾心斗角,自然清楚这句话的意味。乐衍已经对手握重权的她生出忌惮之心,不过因为他年龄尚幼,姐弟之间感情亲密,所以能堂而皇之地将这话说出来。若是他再大两岁,说不定已经在琢磨暗地里怎么对付她了。

她觉得有些不妙,虽然她每日都会抽空来见乐衍,督导课业,与他闲谈,让年轻的燕王知道姐姐正在做的事都是为了让他将来拥有广袤的国土,成为全天下的君王。可是她的时间毕竟有限,陪伴乐衍更多的是那位深宫的妇人,燕王的母亲姜太后。她过于低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影响力。

她又陪乐衍说了好一会的话,尽力消解他的疑心。等到日午之时,才告辞准备离开。这时姜太后身边的宫女红珠来报:“太后召长公主觐见。”

乐璎以长公主的身份监国,手握重权,而姜太后仍是她名义上的嫡母,在宫闱之中,仍是以太后为尊。

虽然乐璎平日尽量少与太后打交道,但是太后召见,她并无推拒不去的理由,便跟着红珠到了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外。

红珠进殿回禀太后,让她在殿门外等候,此为惯例,她也就停步等待太后召见。

可谁知,她等了半晌,也不见人唤她进殿。乐璎站了一会便觉得腿脚发麻,更兼昨夜一夜风雪,长乐宫外檐勾成冰,深雪盈足,寒冷非常,她已染风寒,若是继续在这里站下去,必是雪上加霜。

她心中微微叹息一声,乐衍年少继位,可老燕王并未照燕国旧制让姜太后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反而是遗命她这个长公主监国,姜太后对她不满也是情理之中。深宫妇人,别的本事没有,最擅长的就是这些搓磨人的手段。可惜她还不能将对方怎么样,否则姜太后更有理由在乐衍面前搬弄是非。

上一篇:女扮男装后我在衙门当差 下一篇:侍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