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曜容华(179)

另一人也出列,“信良君是先帝义子不假,但既是义子,就无皇位的继承权。义子乃外姓,如若信良君一个外姓都能做储君,那岂不是今日朝中之人,人人皆可做储君!简直荒谬至极!”

更有御史台响应,“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行不果,信良君并非皇室,岂可成为东宫;就算皇室子嗣凋零,但皇室血脉岂容混淆!这与谋逆有何不同?!”

“原来定远侯方才一幅冠冕堂皇模样,信誓旦旦说了这么多大义凛然之词,最后就是为了行此不义之举做铺垫?!下官想问问定远侯,信良君凭何坐上储君之位?是凭信良君是先帝养子?还是因为信良君手握重兵?!若是先帝养子,养子都可以继承皇位,那置皇室和宗亲之后于何地?若是凭借手中兵权,那今日是另立新储还是借口逼宫?!”

“荒谬!”当即有信良君心腹起身反驳,“大殿之中岂容尔等随意污蔑!信良君早已将兵权交还,说信良君手握重兵的不过信口雌黄!就算是血口喷人,也要有个限度!”

“血口喷人?呵!眼下大殿之中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定远侯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杀了这么多人,又是在大殿中拔刀对峙,又是清君侧,让世家血溅当场,原来都是为了送信良君登上储君之位的戏码,信良君才是好计量啊!做都做了,还怕什么人言可畏,口舌之争!”

“你!”

“原以为信良君是先帝义子,精忠报国,驰骋沙场,是乃军中典范,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觊觎皇位,图谋不轨的宵小之徒罢了!”

……

殿中开始争执不休,而一直沉默寡言的信良君,此时却迟疑了。

——陛下久病,应该退位养病了。

信良君脑海里都是定远侯先前那句,然后,又是这趟回京之初,他在寝殿见阿姐的场景。

——我听说羌亚那边,有医术很好的人……

——阿姐,你同我去羌亚治病,我们只要治好病。

——就是这些朝臣,他们一口一个江山社稷,没人管你生死!他们只管江山社稷有没有继承人,你人都没了,替他们守着狗屁的江山社稷做什么!

信良君眸间微滞。

殿中的争执声继续着,信良君一直背对着天子,没有转身。喧闹声中,信良君转眸看向定远侯。

定远侯也没有理会殿中的争执声,凝眸看他。

定远侯看得出他迟疑了。

信良君心中清楚,只要他亲口‘承认’,他是先帝的儿子。阿姐就能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去养病,治病……

那为什么不?

他心底似被无数多的声音蛊惑着,他应当这么做,他不能这么做,但他最想的,是她活着……

今日这幅模样的天子,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过了。

他想她,一直这样好好活着。

信良君握住佩刀的手越发扣紧,没吭声,一惯带着煞气的脸上看不出多少情绪,但岑远也好,定远侯也好,都知晓他内心在挣扎……

他不是没动摇。

阿姐和洛远安,可以离开这里……

离开这个吃人的牢笼。

信良君转眸看向殿上,隔着无数的阶梯,内心中也似无数的声音和念头在激烈的碰撞着,理智的,冲动的,蛊惑的,冷静的,他看向天子的目光里藏着复杂。

岑远微微皱眉。

他是能想到定远侯会用世家威胁的论调做文章,逼迫朝臣集体向天子施压,胁迫天子另立新储。

这个新储,极有可能就是信良君。

但他也知晓信良君不会答应定远侯的提议,定远侯只是一厢情愿。

定远侯与信良君很早之前就私下在鸣山见过面,最后不欢而散,信良君若是对皇位有兴趣,就不会轻易让卓逸接管兵权,然后自己私下回京面见天子。

信良君不会背叛天子。

但他没想到,定远侯会用这个契机说服信良君……

信良君是不会对这个储君之位感兴趣,但他听进了定远侯口中方才那句‘天子退位养病’……

打蛇打七寸,定远侯很懂拿捏人心。

尤其是信良君。

岑远心中越发肯定,定远侯与信良君之间的关系一定并非故交这么简单。

故交不会为了让对方登上储君之位,在大殿上拔刀相向,推波助澜;故交,也不会将对方逼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路上。

定远侯这么做,是断了信良君后路。

无论今日信良君怎么做,做什么,他同天子之间都会生间隙。

这种间隙兴许不会在一朝一夕之中,但有些猜忌,矛盾,诋毁,总会在怀疑的影子上深根发芽。

定远侯老谋深算。

他将信良君推上眼前的风口浪尖,信良君若是不做东宫储君,也失了天子和朝臣的信任。

上一篇:提刑大人使不得 下一篇:肥妾

求之不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