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宴(146)

作者:昔往矣 阅读记录

卿如许借着承奕挡着自己,朝左侧回头看去。

方才她准备迈步之时,余光扫到左侧的人群,有人影晃了晃。除了她和承奕,还有谁会在这种时候站出来替蔡老说话呢?

众臣之列,有人亦同时抬眸回视。那人的面上已添了几分岁月的沧桑,同她记忆中那个有着如水面容的男人有五分相像——

是左相林疏杳。

卿如许微微错愕。她在凤麓几年,从未听过蔡老提起过林疏杳,亦没有见过二人有甚私交。林疏杳向来行事低调,是朝中的中立派,明哲保身,怎会此时为了蔡老打算出来说话?

“先前听闻蔡老年迈多病,纵然不堪凤麓教书育人之辛苦,可因心怀天下,愿垂暮之身为父皇抛洒最后一分热血,故而支撑着病体,也要替父皇坐镇凤麓书院。今日听得蔡老之言,心中感触良多,既有悲凉,亦有欢喜。”承奕温和道。

多病?

卿如许抬眸瞧了一眼承奕的背影。

蔡老年迈不假,可一向康健的很,昔日凤麓组织马球赛,蔡老还曾上场挥过一杆呢。

宁帝也顿了顿,道:“为何悲凉,又为何欢喜?”

“父皇为君,能得臣如此,是天下之幸,也是父皇作为这天下唯一的主宰者之能。蔡老今日抱病之余,亦能说出此番忧国忧民之言,实是令人感怀五内,故而,儿臣欢喜。”

“这天下终究是父皇的天下,父皇应天合人,四方扬德,百姓倾心,统廓海内,掌握世间所有生杀大权,我等皆都为人臣,自当尽忠职守,父皇所指之处,吾定披荆前往。蔡老为父皇尽忠一辈子,又岂会不知?想来蔡老毕竟高寿,显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语无伦次了。若非如此,又怎会让人钻了空子,竟把一本满纸荒唐醉语的册子放进了给父皇呈上的谏言案本中呢?有道是岁月无情催人老,纵是一代名仕,也难抵蹉跎秋霜。故而,儿臣心中亦悲凉。”

“蔡老一生为国为民,夜以继日,不辞辛苦,既是我大宁王朝清仕名流之标杆,也是我大宁宽德修政之表率。纵然今日殿前失仪有错在先,也还请陛下恕蔡老之病体,殿下之妄语,准许他老人家退居朝堂,颐享天年。”

承奕轻轻松松几句话,便将蔡老的大不敬之言,改成了“病老妄语”, 这是为蔡老求情了。且他又代表殿中所有人表态,表明忠于皇权,也便是将科考一事和季方盛讽刺时政之事盖棺定论了。

宁帝面色才又转了晴。

吏部尚书、翰林院首此时皆站了出来,表示三皇子所言极是,请求陛下开恩,应允蔡老辞官回乡。

卿如许见状,亦松了口气。她又瞧了一眼林疏杳,见此时他倒没有要站出来的意思了。

怎么?还真想着只做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

蔡老见众人如此为自己,也不敢再多言,以免牵连了这些人,只是伏在地上,无声地叹息。

宁帝已然恢复了如常面色,淡淡道:“奕儿所言有理,准吧。”

承奕又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想请奏。”

“说。”宁帝道。

“咱们大宁素来赏罚严明,此次仕子罢考,终究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乡试揭榜后,若是罚毕,也请父皇开恩,给予长股府恩典。”

“儿臣想,这些混族仕子终归是有心报国,不如在长股府开设府考,从中选拔混族官吏,与我大宁官员,一同参与长股府的管辖事务。混族人毕竟生活习惯与我族不同,先前也常因此而产生摩擦,若是地方多一些混族官员,想来他们自然更理解本府百姓,管辖起来想必更加得心应手,百姓也会更乐意服从。而混族仕子也必能感受到父皇的仁慈体恤之恩。”

混族仕子想要的科举公平,是给不了了。季方盛与蔡老,都是前车之鉴。

承奕也只能保全蔡老,至于混族仕子,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弥补一二。

宁帝看着承奕,似在思考他的建议。

这段时间,承奕似乎长大了许多,说话做事都不似从前那般刻板,他如今看着承奕,仿佛能看出自己少时的影子。彼时他在两个哥哥的光芒下,也曾过过十几年忍气吞声的日子,待到大事将成之际,才终于敢显露自己心中所想。

宁帝面上闪现了慈爱之色,道:“奕儿所言有理,准了。”

出了珍墨馆,多位朝臣便围着三皇子承奕,与他交谈,称赞他进退得当,颇有谋略。蔡老已经有些颓然,由人扶着出来,见到承奕,也向他拜谢。

承奕连忙扶起蔡老,俩人并未说什么,蔡老只是拍了拍承奕的胳膊,一切尽在不言中。

南宫则把卿如许拉到一旁,言语中有些训斥的意味:“你可知若不是三殿下先你一步,今日你跟蔡老,谁也别想活着踏出这紫宁宫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