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宴(286)

作者:昔往矣 阅读记录

殿外黑风阴云,暴雨滂沱,湖波似立,水潮遮天。雨水似带着怒气,要要将世间污秽全然抹去。

半晌,宁帝叹了口气,道,“你既已有如此觉悟,朕也当不辱忠臣。朕允你说完你想说的。”

宁帝之恩,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卿如许略略松了口气,这才直起腰来,“谢陛下——”

“臣方才所请弹劾之人,皆事出有因,绝非捏造。因为他们都是此次太子谋逆之案的重要主谋!皇后许氏勾结兵部侍郎陶锦焱,兵部掌事刘威,勾结蛮夷,调离军队部署,里应外合。户部尚书倪宸、户部郎中刘威、户部主事苗明礼早有知情,并曾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六月,不断拨银款于黎硕州,虽有名目,可款项却并非落于账目所撰写的事宜,而是借由中间人都流入了胡人手中。而前刑部侍郎许朝阳,为皇后亲侄,亦参与其中!”

殿中诸臣对太子之案皆有亲历或耳闻,却都未听说过蛮夷参与其中之事,此时听得卿如许振振有词,也略感意外。

“勾结蛮夷.....”宁帝道,“此话怎讲?”

“禀陛下。胡人大军已于本月十七日前在长安西郊的寂邈山扎营,由康乐坊永乐酒肆运送兵器于先,在长安城墙外部暗挖隧道,意欲派遣一支胡人军队先行入主长安,协同兵部在都城的部署里应外合,共同协助太子夜袭永宁寺,占据紫宁宫!”

“.......竟有此事?你可有何依据?”

当日永宁寺事变前,留守在长安的官员已然从底下之人的口中听闻了此事,而远在永宁寺的宁帝,自然对此事并无察觉。

“禀陛下,此事已有实据。寂邈山上的数百胡人尸首即为证据,咸阳知府已然干预,可为人证。臣意外在寂邈山上捕获了两名胡人士兵,臣已将二人关押在平宁坊十二街三号,陛下可寻人审问!蛮夷抵达帝都,需一路打点,户部的账目有假,臣已从黎硕州的眼线手中拿到一本誊抄的账目,对照户部所呈账目,便可见其端倪。”

卿如许从袖中找出账簿,拱手献上。

群臣的目光皆凝结在那本厚厚的账簿上,各人脸上神色不一。尤其是户部尚书倪宸,已然有几分压抑不住的慌乱。

宁帝瞥了眼那账簿,却并未打开,又道,“你方才还说到刑部侍郎许朝阳,你又怎么确定他也参与其中?”

“禀陛下,是因臣在刑部受审时,许朝阳吐露了对臣的杀心。原因是本月十七日,臣意外在寂邈山探得胡人踪迹,逃亡之际与胡人的首领,及其大宁这边接应的联络人迎面相撞……”

提到胡人之事,林幕羽回头看了看卿如许。

“......臣当日身穿官袍,他们自然立刻知晓了臣的身份。两日后,臣被宛淑仪召入宫中,却在半道上被太监平吉撇下,臣这才在冷宫中撞见了已经死去的宛淑仪,还险些被她身边的一位嬷嬷和宫女推入井中,臣挣扎逃脱后便被构陷为杀害宛淑仪的凶手。当日陛下不在紫宁宫,可宫中禁军却能在半刻钟内只凭一个嬷嬷和宫女的话,就立时敢对朝廷命官轻易动手,这究竟暗中是奉了何人之命?当日臣想到了幕后主使后,也便顺藤摸瓜,又找到了臣在寂邈山上所见之人,便是兵部侍郎陶锦焱。而他们灭口未遂,于是刑部侍郎许朝阳便意欲在刑部狱中将臣秘密处死,当日他滥用私刑,编织罪状,审问臣的另外两名狱卒,亦可证明臣所言不假!”

听罢这番陈述,众臣这才明白卿如许为何方才非要先弹劾官员,而非解释自身之罪。

没想到太子此番谋逆布局牵涉甚广,所爆发出的,才只是冰山一角。

勾结蛮夷,为胡人铺路,让敌军顺利抵达都城。当朝太子竟联合敌国以篡位夺权?

若非这女官言之凿凿,这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此时有不少对太子行径一无所知的官员,都感觉自己竟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还浑然不觉,此时才后怕了起来。

这么大的布局,便是如今太子行事败露,案件已然被摊开在明面上,各部参与调查,却也没有查到这么多隐秘之事。

一个大理寺少卿,一个文弱的女官,又是如何抽丝剥茧地串起这么大的局?将涉案所有人等,一个不差地网罗其中的呢?

“陛下,以上便是臣今日所请之愿。”

卿如许话音刚落,方才被她控告之人立刻悉数站了出来。

“陛下,臣冤枉啊!”

“臣也冤枉!卿如许所言非真,陛下莫要听信她的一面之词!”

“陛下,卿如许这是在为自己开脱,故意编造谎言诬告臣等!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