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宴(300)

作者:昔往矣 阅读记录

他说着,便率先朝前走去。

欧阳静池晃了晃两条腿,喊住他,“哎承奕,我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回答?还说走就走?”

承奕停了脚步,转身朝树上坐着的欧阳静池道,“不是我不愿意回答,我是怕我的答案你听了会不高兴。”

他说罢,转身便走了。

欧阳静池被他这话猛地一噎,顿了顿,又无奈地叹了口气,“还真是个脑筋不会拐弯的,连句好听的话都不会说!”

他也才从树上跳了下来,跑着去追前头的人。

“承奕,你等会儿我,我还没带你去看我小时候经常去游水的碧水湖呢!”

第一百八十四章 逆案细情尽昭然

太子谋逆案原已定案,太子身故,余党伏诛。然而,在审理宛淑仪遇害之案时,涉案嫌疑人大理寺少卿卿如许却当庭弹劾当朝皇后许氏,及中书省兵部、户部、刑部三部的几名要员,言太子谋逆案的罪魁祸首乃当朝皇帝。

卿如许信誓旦旦,一应交付诸多证据。大宁皇帝为表公允,将此案交由平成侯林疏杳主审。皇后许氏当夜与宁帝发生争执,之后被软禁于宫中,不允任何人探望。

事发当夜,前往林府的人络绎不绝,却皆被拦在门外。门童曰,他家林侯爷为查案,特地请示宁帝征用了御史台作为办公地,案子未审明前都不会归府。众人吃了一鼻子的灰,也只能悻悻而归。而御史台这几日御林军肃守,未得召见者不得入内,只有涉案的三部大小官员会被叫去御史台问话。

三日后,一大半人进了御史台却再没出来过。都因证据确凿,人直接就被押入大理寺天牢。

世人都道林疏杳林侯爷素来温和敦亲,明哲保身,没想到此事出了,才发现他竟是个中直刚正,颇有手腕的。

整座长安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卿如许来御史台,也已经是第五次。

她在御史台的偏殿中从午时坐到傍晚,茶喝了好几盏,品用了各式点心。见得日头下落到天边,便有人过来请她回去。

她也不问缘由,只跟着出了门,安静地上马车回府。

其实,自她状告皇后之后的这五日,日日如此。御史台晌午按时来人传唤,却只让她在偏殿坐着,傍晚便有人送她回去。

这样的过场,已经是她与林家父子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林幕羽在胡人进京之案中的角色,林侯是此案主审,他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有些令人不适。

她没想到有一天,她竟要给林氏父子打掩护。明明他们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仇恨,水火不容,可现在倒像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卿如许坐在马车中,冷哼一声。

后来她听说陶锦焱下了狱。陶家人来卿府闹腾,在门口哭哭嚷嚷了半天,最后被阿争带着几个人打了回去。

不管是宁帝的授意,还是林侯爷自己的意思,她编造的那封空白文书总之无人再提及。

后日,便是林侯爷答应宁帝要结案的日子。卿如许也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便在车厢中又悄声地叹了口气。

冬月初一,南风急。

卯时,天光微青。

太监宫女一路掌灯引路,寒风瑟瑟,卿如许躲在帏帽之下,默默地拢紧大氅。

到了龙元殿,各部官员已然在门口候着。众人原在说着话,见得那一袭绯衣的女官过来,齐齐噤声。

卿如许走到丹墀前,停下脚步,同众人隔出老远,背身默默站着。

钟鼓鸣,殿门开。耽搁数日的太子谋逆案今日终要一锤定音。

卿如许深吸一口气,随着众人走入殿中。

群臣拜见宁帝后,平成侯林疏杳出列道,“禀陛下。太子谋逆案现已彻查结束,容请详禀。”

宁帝道,“准奏。”

“经查明,胡人大军确实于九月二十日抵达长安,沿途扮作商队,分三批进京,一路的文书皆无问题,并无造假,均盖有户部的印章。抵达长安后,驻扎在寂邈山上。京兆尹已在永乐酒肆发现了填埋完全的地道。大理寺于前日在陶锦焱家中搜出大量书信,以此得知陶锦焱曾与煋赫族可汗多次往来书信,而此次带领胡人的首领则是煋赫族七王子巴特尔,他生性多疑,来到长安后也未曾与陶锦焱碰面,而是交由手下乌德代为沟通。”

“那乌德人呢?巴特尔又人在何处?”

“禀陛下,乌德已然身死。而巴特尔也已经返回,此时应已过西旸关。臣已发出八百里加急,着请驻扎在神武关的长岭军沿途拦截。”

“嗯,林侯安排甚妥。”宁帝点了点头,“继续吧。”

“太子出逃尚安寺之前,便有负责照应膳食的僧人曾发现过有人通过餐食向太子传信。根据雄虎营将军谢自谦,及左右威军收到部署安排的时间推算,袭击永宁寺的计划是在八月定下的,而袭击路线则是在陛下决定前往永宁寺之前三日定下的。可见,引诱陛下前往永宁寺,是有人刻意而为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