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宴(346)

作者:昔往矣 阅读记录

前太子已故,二皇子承瑛在三位皇子中年龄最长,故而朝中有不少恪守礼制、主张“立长不立贤”的老臣都力挺他为储。故而这一封赏,倒也让这一干众人得以满意。

而三皇子承奕没有军功,但因此次出使列国助力了平息战事,也算是曲线救国,功勋也不小。他也同承玦一般拿到了四州部中的幽州的统治权。但不同的是,他没得军务,却得到了尚书令。尚书令虽未脱离内廷职务,品级也不高,秩仅千石,但实际上这一职权力很大,整个尚书省都要受他辖制。

大宁帝国设四州部,雍州、幽州、荆州和沧州,宁帝分割了两个州牧给第三子和第四子,这还是他执政以来第一次分权给皇子。故而群臣也略感意外。

“陛下可真是用心良苦啊。”卿如许站在龙元殿外的左翼门前,同一旁的南宫暮辞道。

宁帝给了第四子五军之首的职位,却又给了第三子兵部的辖制权,同时给第二子监督军输军饷之责,不可谓不耐人寻味。

自从卿如许离开大理寺后,南宫也许久未见她了。因着今日龙元殿议事,俩人这才捞着时机说会儿话。

南宫压低声音道,“陛下年纪大了,终是得放权。前几日谏议大夫就立储之事,连皇祖父的遗诏都搬出来了,陛下怎能不顾及?”

卿如许没再接茬,毕竟她与南宫政治立场不同,这些事还是尽量少谈。

南宫打量了几眼卿如许,“你近日可还好?你不在大理寺,这内命妇的案子推来推去,最后又都交回到我手里了,可把我折腾坏了,朱大人昨日还跟我念叨,说眼下东宫无事,他想跟陛下请旨,把你再借调回大理寺呢。”

南宫自然不清楚为何卿如许在大理寺做得好好的,宁帝却突然将她提调东宫。

卿如许目光黯了黯,轻声道,“可别了,陛下决定的事哪那么容易改?别害朱大人又碰一鼻子灰。”

南宫还欲说什么,余光一扫,见不远处四皇子正朝这边走了过来,瞧着承玦的眼神,似是有话要跟卿如许说。

南宫努了努下巴,跟卿如许示意来人,“…….等改日再去你府上吃酒喝茶。我还有诸多公务,先回大理寺了。”说罢,他朝承玦笑着拱手一礼,转身走了。

卿如许回过头去。

承玦身着一袭雪白袍服,胸口和袖口绣有玄纹滚边,同头上戴着的玄木簪相点映。他的嘴角时时带着轻扬的弧度,于举手投足间处处透露着一股优雅,即便他的一只手还被白布重重裹着。可那种天潢贵胄与生俱来的骄矜,与他神情所给人的亲切感,都调和得恰到好处,令人见之如沐春风。

卿如许暗自腹诽道,真会装裹自己。

她微微一笑,朝承玦拱手一揖道,“四殿下。”

承玦居然也微微躬身,还手一礼,“卿大人客气。卿大人现在已经是太子少师了,按礼本王还当敬大人一声少师。”

卿如许没说什么,毫不客气地受了他这一礼。

承玦直起身来,又看了眼南宫离去的方向,“看来少师还是个念旧的人,这都离开大理寺,荣升少师了,还能跟昔日同僚保持交谊。难怪……连昔日的恋人这么多年来都对您念念不忘,看来还是少师大人您自身魅力无穷,乃我等处事为人之楷模。”

卿如许听着他话语中的讽刺,静静回道,“四殿下谬赞。四殿下您还年轻,若是有心想学,朝乾夕惕,好好地努一努力,兴许还是有机会企及的。”

承玦听罢,笑容看上去毫无变化,可眼神中却透出一股冷意。

“不过到底这大理寺是掌典狱的地方,都是打打杀杀生生死死的事,实在不适合少师这样一个纤弱女子。我听幕羽说,少师先前为了调查许朝阳的案子,还在牢狱里头吃了亏。唉,本王听了都很替少师捏把汗。听闻少师在京中也就幕羽这一个旧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也没人…….?”他一摊手,作无奈状,“不过现在好了,少师原离了这些污糟事,可以每日安心地在大宅子里品品茗养养鱼,好不自在,不是?”

卿如许暗自咬紧了唇,面色变得不太好看。

承玦瞧着她的模样,又装模作样道,“瞧着少师今日气色不太好,这冬日天寒,少师可得仔细身子。父皇说过些日子弘文馆复课,届时本王同二哥三哥,还等着垂听少师的讲授呢。”

承玦说话时语气恳切,端得是一副君子模样,言语中暗藏锋芒,也更令人气愤。

“不劳四殿下费心。”卿如许垂眸看了眼承玦被白布裹着的手,一时没沉住气,讥讽道,“四殿下还是自己多小心些吧,天寒地冻,伤口容易生冻疮。您现在可是大都督,手握重兵,万一落下什么病根儿,可就射不出五发连珠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