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宴(550)

作者:昔往矣 阅读记录

杜若离却又突然朝她走了过来,卿如许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就见他把一个白色的锦袋递到她面前。

“.......给你。”

卿如许看着那袋子,犹豫了片刻,才伸手接了过来。掀开袋子,露出里面的一只绣着粉荷的绣鞋。

“怎么......带着这个?”

卿如许有些错愕,看了他一眼,又立刻垂了眸子,有些躲闪。

方才见他危急关头,又是纵马又是举剑的,却想到他身上还随身带着这个。也不知道他之前藏在那里,竟也不嫌它碍事。

杜若离看着她,目光中有一种令人看不懂的东西。

“另一只原想下次再给你的.......可惜,送不出去了。”

他淡淡地笑了笑,缓缓转身离开。

阿争见得杜若离的身影消失在道路的尽头,这才走了过来,问道,“姑娘!咱们待会要去哪儿呢?我瞧着方才林侯爷的脸色实在是很不好,他旁边那人似乎也是咱们上回远远见过的,四大家族里的人......哎?姑娘你手里是什么啊?”

卿如许抬手将锦袋封上,看了眼阿争,转头往常远那儿过去,便走便道,“.......去哪儿?自然是回栖篁城。这回,咱们可终于是要进宫面一回圣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钳制门阀平动荡

顾扶风的寒炎封剑的消息不胫而走,但数日后,又传来他独自登顶嵘剑阁,会面昔日众师兄弟之事。

听说顾扶风再次向嵘剑阁的众师兄弟发起挑战,嵘剑阁因此闭阁半月,至今仍未打开山门。

有些好事的江湖客禁不住好奇,也登山去凑热闹,于是民间又多了许多流言。有人说,顾扶风单挑十一剑客,如今才打到第八剑客。也有人说,寒炎封剑是真,因为顾扶风上山之后就将寒炎轻飘飘丢回了剑池,众师兄弟纷纷上前,却无一人能拔出那柄寒炎,但最后,还是顾扶风走上剑池,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拔出了那柄剑——寒炎已经认了主。

比起江湖中的大事,南蒙朝堂近日的动荡要更引人注目。

明川帝痛失爱子后夜夜难眠,南蒙皇室后继无人,文武百官各自谏言,大部分的声音都是提出从旁系择立贤幼过继,还拟好了人选名单。

龙椅之上,明川帝侧目扫了一眼盛阳王,片刻后摆手退朝。

纵然无人知晓太子灼的死因,可许多人的心中也有了猜测,从突然告假称病的范阳管氏与华阴杨氏,及近日明川帝晦暗不明的态度,也已经猜到太子灼之死必与四大门阀脱不了干系。

但在这样的局势之下,盛阳王却对立储之事默不作声,偶尔被群臣问及意见,只摇摇头言自己年迈昏聩,又无子嗣,不知作何立场。他这样的作壁上观,以他的年纪,倒也无不妥。

只是也有有心人,捕捉到了几分微妙的不寻常——那位自断子嗣,于皇位毫无威胁的老王爷,当真从未起过不臣之心么?

这样的问题也只能戛然于此,毕竟也无旁的证据可以支撑。

可卿如许却深知,她的反水,让一向看上去淡泊无争的盛阳王,终于在垂垂老矣之时,终于有机会握住改变一切的转轮。

众人不知道的事,早在太子灼死去的当夜,盛阳王就已经握着他最大的筹码同明川帝会谈了一次。

那时卿如许望着湖里一片含苞待放的荷花,问起盛阳王结果时,年老的盛阳王搁下手中的茶杯,用枯树一般的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道,“世事沧海如梭,明川亦无力阻止。接受才是所趋。”

南蒙风云四起之时,大宁那边亦是人情汹汹。

混族与大宁的冲突不断,三皇子承奕有意推新政,提出长股府行州府内自治制度,并推行多项扶持之政鼓励混族人行商、与大宁族人通婚等,而四皇子则对此大力反对,率一众老臣联名上书,认为这是败坏礼俗,混淆种族血统之举。而后三王与四王的不和已经人尽皆知,但凡三王主立的,四王都持反对意见,两方相见,已有好几次都擦枪走火,剑拔弩张。

而后宫之中,太后也属意承玦的母妃为新皇后,宁帝对此亦不拒绝,宫人便已将按皇后之礼私下侍奉。前朝后宫本是休戚与共,对于新太子人选的揣测亦是不息。

又过了月余,明川帝突然病倒,日日汤药不断,数日后并未好转,反而连早朝都暂时废除。折子递进去一道又一道,却是有进无出。而早前被软禁的诸门阀已被关了一月,门阀内部亦多番斡旋,也因明川帝的病情暂时搁浅。

国事耽搁,群臣忧心,为免大权旁落,这才又有人上表,请立苒华公主为储君,代议国事。

这一回,反对之声倒也并不纷杂。南蒙朝堂已经火烧眉毛,又有何可挑剔?只是不知要去何处寻得那位真正的苒华公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