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儿(194)

作者:宴时陈羡 阅读记录

稍有不慎, 舍了富贵荣华,赔上满门性命。

“衍哥儿你还看不出来吗?江映儿对你没有情意,祖母要与你说多少遍?”

闻衍打断, “孙儿知道。”

“你既然知道,为何又要做, 就算你费尽苦心舍弃我们全家把江游夫妇给救了出来,江映儿也不会回头。”

现在, 闻老太太也只能用江映儿的绝情来敲打闻衍。

谁知道他铁了心, “尽人事听天命。”

“倘若她真的对我无情, 这也是我该补偿给她的。”

闻老太太拍桌,“我们闻家欠她江家什么?她生下孩子,钱财铺子我给得够多了。”

“祖母,您知道,她在我们江家受的委屈,用钱弥补不了。”他能做的,也只有那么点了。

“那你至于吗?弥补之后,她依旧不喜你,不愿意同你回来,你又当如何?死守江映儿身边。”

闻衍垂眸,“......”

“祖母放心,孙儿不会把闻家赔进去,为防孙儿所做之事牵连闻家,孙儿愿意从族谱上除名。”

此话一出,闻老太太眼睛瞪大,桌上的筷子被她飞掷了出去。

“你在说什么!”

除名?!

“孙儿不孝,她的双亲,孙儿一定要救,江家的冤屈也要平。”

仆妇上前顺闻老太太的心口,劝到,“大公子,您快服个软,不要再气老祖宗了,快认个错。”

闻衍膝盖弯跪着,却不肯低头。

有闻铭,他除了族谱,闻家将来也有接班人。

闻老太太顺过来气,“还记不记得在门口,江氏的弟弟如何奚落于你?”

“江家的冤屈若是平复了,她江映儿就是高门贵女,你一介商贾如何够得上她的裙边。”

“孙儿还没有想过。”讲真的,他没有想那么多。

做了再说,他都要疯了,管不了那么多。

两盏茶过去,闻老太太冷静下来。

最后一次问,“你想好了?”

闻衍没有犹豫点头,答得特别快,特别笃定,“想好了。”

闻老太太恨铁不成钢,“.....”

在心里臭骂,孽障。

*

因为毕桓在,江映儿也一道在庐城逗留了几日,怕平塘那边去晚了,惹得担忧。

四日后,正式和毕桓辞行。

江映儿不是未经人事的姑娘,毕桓虽然与她保持着距离,却也不是感觉不出来,毕桓保持距离底下对她献的殷勤上的心思。

也不知道毕桓如何看出她的身份了,江映儿并未挑明说破。

毕桓问她下一处要去往何方,他闲来无事,一道同行。

江映儿委婉说,“不如下次吧,一路全靠毕兄照拂,余下的路我想自己走了。”

毕桓闻言,沉默半刻,没有追问不止。

“好。”

“我与祈兄有缘,想来还会再见面的。”

江映儿点头浅笑,朝他做了一个揖。

从庐城走,官道平坦,路上并未遇到狂风暴雨,几日后,江映儿顺利到了平塘。

仔细算算日子,她一路过来,路上耽搁的时辰不少,再有几天,将近走了一个月了。

顺着江游信上的住址,江映儿到了一处清净雅致的书院。

匾额上写的筠林书院。

叩响门扉后,很快有人来开门,是一个和善的妇人,瞧着是下人。

乍见江映儿,还以为她是上门求学的人,没问太多便把她引了进去。

直到见了江游的至交好友韦筠,江映儿把信拿了出来。

他看过后,面有几分怀疑,打量江映儿,“江游与我说来的人是他女儿..”

不是男子啊。

江映儿反应过来,把束好的发给放了下来,擦去脸上的容妆,露出一张温婉倾城的面孔。

福身行了个礼,“江游之女江映儿,请韦伯伯安好。”

实则,江映儿路上耽搁的时日太长,先前遇到毕桓的事,江映儿想着有破绽,便学着改了脸上的胭妆,类似于易容,更男相些。

韦筠笑,“好,竟然是我看错了眼。”

“快坐下。”

言罢,吩咐书院里伺候的人去备早膳。

“你一个女儿家,一路过来辛苦了,我收到你父亲传信,原想派人去接你,又不知你到了何处,只能在家中等着。”

江映儿还不到,韦筠心里不安急切,忧虑她是不是遇到了麻烦。

还好,人到了。

“劳烦韦伯伯记挂,映儿无事,庐城好风光,在那头散了几日心。”

韦筠捏着花白的胡须,“庐城的确不错,你要喜欢,过两日啊在平塘玩腻了,我派人再送你去庐城游玩。”

江映儿乖声道好。

韦筠又问起江映儿江游夫妇的近况,江映儿一一答复,江家的事情韦筠知道,江映儿和闻家的事情,江游并未隐瞒,在信里与韦筠都说了。

上一篇:长嫂 下一篇:东家[民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