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民国](101)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宋旸谷问荣师傅,却看着扶桑,这人肯定是清楚的。

扶桑也不怕问,“先大太太自坏事后就回了娘家,原先大老爷留给她一笔钱用,只是家里不大争气,像是咱们这样的祁人家,靠着朝廷吃饭的,游手好闲惯了。”

“自从朝廷没有了,日子也过的有些艰难,想做事儿,也找不到合适的事儿做做,只能混着日子过。”

怎么混?

扶桑是知道的,家里早先也不是没有当过东西,先见着古董文玩,后来是衣服帽子,再后来就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往后呢,还有家具桌椅板凳呢。

姑奶奶早先还有点翠的簪子呢,后来就只有银簪头了。

荣师傅听着也是一片叹息,“她人不坏,早年有些误会,这些年深居简出,我也未曾拜见过她。”

只是大老爷那时候留话儿了的,那句话没有人敢跟宋旸谷说。

宋旸谷也不知道,荣师傅客气,教扶桑带人去馆子里吃去,小荣早早要包间去了,他跟小荣自不去吃。

“你好好招待着,有什么时候,全听少东家安排。”

扶桑看着小荣,她想带小荣一起去,新时代了是不是?

可是又怕宋旸谷不愿意,有些踟蹰,等人出门口了,宋旸谷还在犹豫怎么跟她搭话儿,一会说些什么好,就看她一个大脑袋过来,压低了声音狗狗碎碎,“东家,您看,小荣一起去怎么样,他这人啊,在胡同里面生活,趣闻比我都知道的多呢,给您讲讲,图个乐子。”

宋旸谷看她这样生分,至于吗?都新政府了,大祁早就没有了,“你自己安排。”

扶桑就撒欢一样往里面去,拉着小荣胳膊,“你别不去啊,东家还问呢,说小荣怎么不一起呢,你能吃呢,那么好一桌子菜,怎么不去吃?”

三个人也是那么一大桌子,四个人也是,不吃不白瞎了吗?

这可是东来顺的羊肉锅子呢,小荣老早就想吃了,只是他这人不大外面去,怕别人笑话他,扶桑不带着去,自己怎么也不下馆子去。

扶桑惦记他呢,拉拉扯扯出来,小荣也帮腔,“扶桑这小子鬼,拉着你付钱去呢。”

几个人都笑,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候一样,几辆黄包车拉着就去了。

扶桑跟宋旸谷并排着,一边走一边慢慢讲街面上的变化,“您走这许多年,变化可大了,光是军政府就换了好几岔子了,上面乱,下面可不乱,做买卖的南来北往,比早前更甚。”

“您瞧,这家米铺,是咱们自己面粉厂生产的白面,精细的不必国外的差,又白又好。前面那家绸缎店,我老在他家里买布,是咱们自己产的,比土布好多了,如今穿土布的少了,都穿洋布。这老板有头脑,在法国人进口的机器上改进,咱们如今产的提花龙头印花的布您瞧瞧,比国外都要好呢。”

她一句一句说,宋旸谷跟她头挨着头,听得入神,她这个人总这样,讲什么都让人愿意听,让人忍不住靠着她。

跟人家不大一样。

拐弯的时候,宋旸谷突然开口,“那时候,你腰疼吗?”

扶桑没想起来,自己把着扶手,听他继续问,“那年你给我报信儿,在山里滚下来扎了一腰的鬼阵子,疼吗?”

有些古怪,陈年的旧事了。

扶桑却还记得,“疼,怎么不疼,我回家后睡觉都是密密麻麻地疼,想一下都起鸡皮疙瘩。”

她比宋旸谷矮,如今竟然得微微仰着脸跟他说话了,腮白玉润,一双眼睛明亮地看着他,“不过,现在不疼了,您还记得呢?”

宋旸谷没接话,ʟᴇxɪ他记得,总是想起来,想从前的事儿,她这人倔强不认错儿,天天跟他犯别扭。

那时候气的要死,后来分开后,想想却觉得好。

他买了八色礼,里面有一色青酱,那家店还在,他特意去买的,记得有一年,在翁家外面,她打碎了一瓶。

宋遵循其实说的挺对,三儿子比前面两个儿子有个有点,长性儿。

--------------------

宁要长性人,不要衣换新

第40章 先过年

================

烤白薯的烟囱在冒着热气, 宋旸谷闻到一股焦香的糊味,在太阳下面一丝一缕散开,泥泞的路上车辙道道, 北地里的雪沫子夹杂着细碎的黄土。

正午的日光且暖着呢, 他微微笑了笑, 一种似曾相识的久违。

扶桑视线从他嘴角的弧度上面挪开,看着他黑色皮帽子上的毛发根根润泽, 他有一副好皮囊,一种拔乎其萃的气质,温润而骄矜。

她低着头, 付之一笑。

一些年少时候的懵懂无知,如今再回首, 在心头一点死灰的余温。

不想复燃,也不在乎熄灭。

上一篇:映儿 下一篇:春夜暗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