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民国](196)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宋旸谷这边,咬的就特别死。

他咬的死,那么另外两位哥哥,就更不可能去划拉这个事情了。

但是宋姨知道,这个人还健在。ʟᴇxɪ

“我不求那么多,也不计较那么多了,不为了别人,也得为了大老爷,他总归是喜欢她的。”

喜欢她多过我。

以夫为天的岁月里面,连爱情都是卑微的,悲哀压缩在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里面,等死去后,在一方小小的棺木里面。

扶桑扶着门出来,宋姨不大好的消息压重不发。

等他们举行完仪式的第二天夜里,宋姨人就去了,二太太哭的不行,知道她是硬撑着一口气的,吊着一口气等婚礼结束的。

一个人束缚了一辈子,就连最后一口气都不给别人添麻烦,都得为了别人吊着。

扶桑马上扶着她离开,这个事情,不能给二太太看到,都是有年纪的人了,要忌讳一下,往后三天,一直到发丧,二太太都没有再出面。

扶桑正儿八经的当的儿媳妇,披白在府门外叩首接客。

管事儿的站一排在门口候着报丧。

等第三天,管事儿的接帖子,都是白帖子,结果来人没有,自报家门,“鲁南道青城王氏——”

扶桑猝然抬头。

管事儿的不清楚这里面门道,“请问,您是娘舅家里还是——”

是宋姨的娘家子侄儿吗?

看着挺年轻的,但是没听说过,青城还有分支不成。

这样的场合最要圆场儿,不能让人说理儿,站在门口不好看,迎着人进去。

元熊一边跟着进去,一边扭头看扶桑,怕给人瞧见了,又转过身去跟着管事儿的走,眼泪糊了眼,门槛都没看清,差点摔倒了。

管事儿的吓一跳,哭丧没有哭成这样的,跟死了亲爸爸一样的孝子一样,这八成是真娘家人来了。

要去问管事儿的,元熊自己去礼柜那边,自报家门。

--------------------

第80章 那是我大姐

元熊拿着礼金出来, 放在柜台上,礼柜那边看着他报家门,就觉得不对劲。

能当礼柜的, 自然是德高望重, 家族事物极其熟悉, 掐着手指头数了一遍,没想起来是哪一个亲戚, 能在出殡当天来拜祭的,都是贵客,礼柜亲自下的帖子, 拟订的名单,再看一遍也还是没有。

宋旸谷在正厅外面, 兄弟两个宋映谷跪成片的,宋映谷在前,宋旸谷在后, 现如今也不得不对老大恼火的很,都马上出殡了, 人还不来, 南来北上的火车,连夜跑也能跑的回来了。

“多少年不回来了,自从走了, 就权当不是咱们兄弟了,大伯死的时候不在也就罢了, 那时候家里败落,如今宋姨去了, 我亲自给他电报通知的, 竟然还赶不上, 宋姨以前总说坟前三炷香。”

一个儿子一柱香,但是你看,最后大老爷去的时候,坟头一柱香都无,他是死在外面的,如今二老爷想的周全,自然是连同宋姨一起,合葬的时候再办仪式,给两个人一起入土为安。

但是三炷香还是凑不齐,老大还没回来,宋旸谷结婚通知他,他说是回来赶着在路上,结果人都回老家了,家里治丧,人竟然还没回来。

人时间长了,也有一些隔阂的,老二气的心里闷,就是走着,这些日子也能走个差不多了,路上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治丧规矩大过办喜事儿,国人自来看重死,要比看重生更深刻一些,喜事儿你可以不回来,但是这样的白事儿,没有不回来的道理。

大老爷那时候家里是逃难,但是到了大伯母宋姨这里,实在是难看。

内场外场的人都看着,长子竟然不在家,都要问一句,人为什么不在。

要怎么说,宋映谷还得遮盖,不然乡亲族老给人看笑话去了,“就来了,说是路上火车坏了,耽误了一点儿,大哥是个急脾气,指不定路上怎么难呢,咱们就不等他了。”

该举行的仪式,老大不在,往下找老二老三呗。

礼柜这边就找老二,“二少爷,您来一下。”

宋映谷可算起来了,那是扎扎实实跪在地上啊,就一层麻布,他手指头都冻僵了,院子里人来人往,他们站在灵棚的背后,“是这样一回事儿,青城来了一位,我仿佛记不得给下过帖子,特地来问您一声,是否有这样的朋友……”

其实还是很想问一句,是否是您外面相好的,人家家里兄弟来捧个场,这样倒也好办,大家都是走场儿的,那就办好场面事儿就行了,到时候就说是二爷朋友祭拜就是了。

宋映谷本来就恼火,他这边没有下帖子,时间紧来不及了,朋友们都无通知,要是相好儿的,更恼火,压着火气就看过去。

上一篇:映儿 下一篇:春夜暗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