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民国](271)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你说雨里的桂花好看吗?

他觉得不好看,一般般,不知道看什么。

跟姑太太说的一样,看风还是看雨啊,不够冷的。

一阵风一阵雨的,还得一脚泥巴。

但是他觉得桂花不好看,跟扶桑权当一起看桂花了这个事情很好,很美。

浑身山下都是美滋滋的,他还给自己买了一双白色的雨鞋呢,自己踩着就去了。

回家还包着一支桂花呢,他很没素质地上手扯的。

布谷看见了就要。

宋旸谷才不甩他,自己权当没看见,拎起来高高地就拿着上楼气了,八辈子没听见你说什么。

放自己床头柜上,就这样放着。

放干了正好装在一个小香包里面,他是懂香的。

扶桑那雨鞋里,他噗噗地喷了桂花香水,然后还撒了很多桂花。

怕给人闻到,香水提前一晚上喷的。

第二天都没有了。

扶桑脚丫子伸进去的时候,局觉得硌脚,抬起来脚丫子一看,脚后跟上都是干桂花粘着。

自己就笑了。

她觉得自己先生,挺浪漫的。

--------------------

第109章 海水倒灌

==================

八月, 英国首相与德国谈判失败,下飞机后发表演讲,宣布英德正式宣战, 英国进入战时状态。

在资本主义国家大萧条的状态下, 经济危机起起伏伏, 英国第一时间转移百万多儿童离开城市,并投资几十亿进行防控建设, 鼓励市民自行准备放毒面罩。

伦敦在被轰炸。

他们曾经为了表示诚意,首相送了半个捷克斯洛伐克给德国人,但是显然没有见效。

与此同时, 苏联接收到英国方面的信息。

九月,苏联没有回馈。

英国继续发射警告信息, 希望引起苏联重视。

苏联介于跟英国长期尴尬的关系,并没有重视。

或者说,苏联人在看热闹, 他们很希望欧洲内乱,对于他们自身的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苏联人同时, 也希望日本不要继续进犯中国, 因为日本在远东地区独大的话,苏联也不是很想看到。

同年十月,日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宋旸谷看到的时候, 很沉默。

他在写第71封控诉信。

日期没有写,只是安静地装起来。

上海的夜里依旧热闹, 别人打仗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打, 一直是战时状态, 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

大洋彼岸的英国水深火热, 日本人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他们更疯狂了一些。

十一月,湖北告急。

十二月,浙江江西特大城市被攻占。

一月,福建湖南吃紧。

次年六月,继中央政府从南京中转武汉后,再次由武汉内部迁移至重庆,全部整体迁移,我们留在这些地方的,只有办事点,临时办事处了。

因为沦陷区的原因,办事处也全部转移为地下,大量的联系工作人员全部转为暗桩,与此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兼顾多种工作的职业,特务不太合适,地下工作者也不太合适。

泥牛入海一样地隐藏起来,上海很多人去香港避难。

扶桑看到德国突然掉头打苏联的时候,也愣神了很久。

这意味着,全世界,都开战了。

全世界,打成了一片。

所有人都没想到,德国人吊打英国的时候,他会真的像是之前英国说的那样,掉头去打苏联,很疯狂。

像是当初闪击波兰一样的速度。

国内,日本人的侵占速度越快,攻占的特大城市、大城市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只敢在城内,兵力过少,整个日本才多少人呢,他们管理不过来,又惧怕中国人多闹事。

城外有零散的部队兵力,被日本人占了城池之后就隐藏在郊区,日本人出城一次都很谨慎,不小心就会被伏击。他们也没有精力去搜查绞杀,也找不到在哪里,只能扫荡,配备齐全地定时出去浩浩荡荡地扫荡。

城内的人呢?他们也抓不过来,遗留下来的来不及撤退的人太多了,他们从事各行各业,各方面都在进行渗透,获取情报。他们抓也抓不过来,证据确凿抓到了的很残忍地对待,但是后面的人还是前仆后继。

就连扶桑这边的看管,都松了很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事情就是,日本人很少,而我们人很多,而且日本人做到了一个事情,就是基本上让所以中国人都很反感,这是他们前期丧心病狂的事情做太多的后遗症。

似ʟᴇxɪ乎成败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扶桑写信,让宋旸谷跟着大家一起去香港避难,暂时离开上海,西方在打战,根本没有时间精力管租界的事情了,租界现在日本人的势力非常的跋扈嚣张。

几次三番要抓宋旸谷进去未遂。

上一篇:映儿 下一篇:春夜暗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