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民国](294)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连锁反应,这个世界上经济形势是千变万化的,今年这个涨钱,明年那个跌钱,后年突然又涨钱。

她是账房出身的,从小荣师傅教的就很好,每一个物价背后,就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总是牵连几个行业,政治原因,地缘原因,气候原因,没有一个数字是无缘无故变动的。

每年秋天青州蜜桃是中秋的佳品,但是价格总也波动,她小时候以为物以稀为贵,账房上的数目跟产量有关。

后来荣师傅喊管事儿采买的来讲,并非如此,青州商贩多,每年成熟前便有固定的商贩联合垄断起来,外面商贩插不进手去,便由几人定价。

偏偏大丰收年头好,名气也大的很,各地经销商人都愿意从此进货,但是地头上就开始的垄断,低价收购,高价分销,所以青州蜜桃丰产的年月反而价格更贵。

并非单纯因为其品质格外地好,而是商贩联手压价的原因。

再几年,青州蜜桃便渐渐消失在市面上了,果农费力不讨好,只三年时间便杀树换粮种,最后青州蜜桃的市场还是被搞坏了。

这个事情扶桑的话,印象很深刻。

小时候思维的模式跟习惯,荣师傅对她影响是最大的,那时候小啊,崇拜师傅,师傅说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荣师傅这一脉的,极其擅长从大局面上看东西,看的东西都很大,他有些自负跟傲气,这两样东西跟他的才华匹配起来,因此他很多绝技,那么多徒弟里面,也只传扶桑一人,小荣他都不带教的。

所有的数字可以波动,经济可以很多形势,但是规律永远不会变。

这个东西价格市场定位是多少,那就最后一定是多ʟᴇxɪ少,你人为去做一些事情压价或者是政治原因权贵喜欢而抬高价格,都只是暂时的,最终的结果,最终还是会恢复到它值得的应该有的价格上来。

这个就是价值!

看的不是价格,是价值。

青州蜜桃的价值是多少,商贩压价搞坏市场,但是三五年之后,它始终在市场的价值定位依旧很高,哪怕这个品种消失了,在大家心目中,依旧是个金贵东西。

价值是一种天然的,市场给予的,消费者所赋予的品质定位。

她看这些东西就非常的有意思,很入迷。

坐在那里一晚上不动,有人来的时候,她就会放在一边,跟大家讲话应酬,也很高兴。

很喜欢吃一个红枣糕点,大概是糯米粉做的,小小的一个,里面能吃到红枣肉的颗粒,吃起来不腻。

就一直在吃,吃到自己觉得有点不消化了。

然后等走的时候,还有剩的,她看了一眼,宋旸谷就又拿起来一个,“再吃一个吧。”

一晚上,总忍不住回头看她,看得出来她一晚上情绪都很高。

扶桑就一边走一边吃,到门口正好吃完。

两个人不觉得很丢人,想吃就吃,宴会结束了也可以吃,舞会的话太累了,没有参加,两个人身体都有点亏空。

也没有人会觉得穷酸,有钱人的光环很大,宋家之前,无论是北平宋家,上海宋家,还是现在香港宋家,在内地的身影虽然很淡,但是有钱人是真的会有一种气质的。

这是一种有钱才有的气质,他很从容,做什么都很从容,宴会结束了还在吃东西拿东西也很从容。

等出去的时候,就有人追出来,提着一大盒,“扶桑姐,这个给您。”

称呼就有点奇怪,扶桑姐,要知道一晚上这边都在喊她宋太太的。

拐角看不太清楚人,从繁华大厅走在吊脚楼凌乱的小路上,总有一种寂寞地落差。

果真很冷,扶桑手揣着在宋旸谷的口袋里,他牵着她的手一起在口袋里。

没想到有人的,两个人马上把手拿出来,然后左右两三拳的距离站在一起。

很自然的反应,有人他们两个人就会这样很规矩。

最多很端着的挽着胳膊,那种挽着胳膊的姿势也不是很亲近,就是很优雅地很礼貌地搀着彼此,胳膊都是端起来的,从来没有说是紧紧挽着的那种情况。

扶桑看不太清,大约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您是——”

人再走近一点,宋旸谷认出来了,微微靠近扶桑,“黄桃斜街——”

是妞妞,大力家的姑娘。

他乡遇乡亲,那种感觉,是值得热泪盈眶的。

大姑娘了,扶桑看着她长大,“我先是做打字员,发电报,工作很多。”

她现在是服务于情报系统的,但是不是很核心,很多她这样的女孩子,话务员或者打字员,都跟着一起到了重庆,“今天晚上一进来,我就觉得是你,扶桑姐,你知道嘛,你在人群里面总是很亮眼的,你一直都那么漂亮,气质那么好。”

上一篇:映儿 下一篇:春夜暗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