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民国](55)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京城也好,人杰地灵,地大物博,我们也见识了不少,就是药不如咱们老家里的好,这些都是自家药店炮制收购的,药效比一般的好很多。”

扶桑一边喝,热气腾腾的,她也一小口一小口的趁着热下去,药味果真厚重,嘴里面厚重实苦,心里却因为二太太,想起来许多事儿,“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垂着脸,眼泪大滴往下落在碗里,承恩看她哭了,“你看,是我说错话,又招惹你哭了,你是个能干人,就是爱哭了一点儿。”

扶桑闷着嗓子,也不敢去擦,“没哭,眼泪是一种药,去苦,我挤点进去的。”

她不是,她也想起来老家里的,鲁南道,她觉得自己一辈子不会再回了,徒增伤情,不如不回。

眼泪越来越多,成串成流了,承恩手足无措,这人真是猫儿脾气呢,“嗨,别哭呢,您瞧多大点事儿,药多的是,要喝再给你拿些来。”

扶桑索性不再忍,她这三年来,真的没哭过,没想过一次家,她总心里劝着自己人得往前看,得坚强是不是?

可是今儿真难受,她嗓子里面跟堵住了一样喘气不透的时候,是真的难过,埋在枕头里痛快哭了一场。

也不知道是哭了一场好了,还是那药管用,她总共是好了,十五大老爷家里来开课,大太太也家里来了,各铺子里面选了一批人,府里面有想报名的选了一些,总共十一个人。

教习英文还有日语,他们多是贫寒人家的孩子,当学徒的当伙计的,都跟扶桑一样大的年纪,十来岁的年纪,小小的鼠尾辫子在背后,青色的棉袍八字儿鞋。

大老爷觉得人少,他做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有教无类,从来都是要学就学最好的,老师请的是留学回来的学成者,高薪聘请,周边有来往的人家听说了,便送府里孩子一起来读。

最后开班人数高达二十人!

宋遵理亲自指定班规班训,“尔等为同龄佼佼者,当自立自强,今内忧外患,国人思想开化者无不上下求索,渐习仿效英美列强……凡自府中自学入班者,一律按用工算,月俸银4两,制衣四套,期两年!”

“一律遵从西氏教育,延续天津大学,周有周考,月有月考,拔得头筹者,上等米一斗!月月优等者,猪肉五斤!”

扶桑站在人群列队里面,喜得浑身冒泡儿,一时之间容光焕发,踮着脚尖要去看宋遵理,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儿。

只可惜个子不是那样的高,头来回看ʟᴇxɪ几次也没看见正脸,她还没见过呢,这样投资教育的人,大老爷现在是她心里一等一的博学之人。

宋旸谷早就看见她了,他也要学,英文也不是很好,大老爷便教他一起学,说来也是沾了他的光,老师是留学日本回来的大人物!

这会儿看扶桑抻着脖子,这人回回都看着呆,扶桑一下跟他对眼了,马上垂下头来。

她还记得之前的话儿呢,就是开班了,也躲着远着点儿,别到跟前去惹人家气。

大家鼓掌,一人领一身衣服先穿着,等着下午就开班儿了,多好。

她兴冲冲去领了一套,先摸了摸料子,上好松花棉,真软,比府里学徒的衣服好多了。

又痛痛快快地摁了指印儿,宋旸谷见她都不看一眼,“你都不看一眼的?”

扶桑没想到他站后面儿,表情控制了下,回答平平无奇,“就是卖身契也愿意,这府里给这么好的待遇,从没听说过供着上学还给月银的,还有衣服米面,大老爷真心儿好人。”

她顶佩服这样有远见卓识的人。

只等着这个杠精找茬儿,没想到宋旸谷附和点点头,“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要是没月银,只怕免费都不来学,都去铺子里做工去了,既然要给,我想着不如就给到位了,一心一意干好了。”

说完就看扶桑这下垂眼的眼睛睁大了,里面来不及藏起来的惊奇,顿时觉得扶桑没憋好屁,“你什么眼?不要就摘下来当泡子!”

扶桑是没想到他能如此有人情味道,“这月银您给定的啊?您可真是好心人,能体谅我们的好主子。”

宋旸谷算是发现了,这人有奶就是娘,见钱眼开的货,教训她,“你不要光图银子,好好学才是,学的不好给撵出去了,也没有银子拿。”

俩人大概也意识到彼此是同学了,不能闹的太僵硬了,都低气儿缓和一下感情,扶桑这会儿格外的心胸开阔,她能想到的就是银子,就是米面猪肉,“好嘞,都听您的,您是我东家,我这摁的手印写的字儿,后面二十年都是给家里办事儿的。”

宋大爷自然不能白培养这些人,现在不让买人了,都是佣工,扶桑签的这个,就是二十年的,要知道,舒充和年头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的银子也不过是三两坐银呢。

上一篇:映儿 下一篇:春夜暗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