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民国](63)

作者:张大姑娘 阅读记录

其实说不清是畏罪自杀,还是其它的,他父亲最后都没有认罪,家里一下就败落了。他是罪人之后,要是想活着,就一条路子,阉人可赎罪买命。

多少煎熬曲折,现如今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们晋商自有密不外传的账房诀窍,便是袖里藏金,别说五位数,就是七位数也能眨眼间掐算出来,十个手指头就是一把天然的好算盘,打今儿开始,你便跟我学。”

袖里藏金,从来是口耳相传的,师傅带徒弟,父亲带儿子,从来没有外传过,荣师傅原本以为自己带进棺材里面去的,没想到竟然临了,病床前跑来这样一个小徒弟。

他这点东西啊,也能传下去了,是真心实意盼着扶桑好的,技多不压身。

拿着小棍子,一截一截儿的从关节上面跟她讲,看她练习,扶桑坐在小板凳上面,手都是青紫的,要是错一个儿,第一遍能改,第二次师傅便是上手打了。

只是她那双手,荣师傅下不去手,这孩子吃了大苦了,家里送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落魄。

“从今儿起,你早上五点起,夜里子时再睡下,每日里掐指推算不少于三个时辰。”

扶桑这孩子呢,她不是特聪明,但是她最好学,荣师傅教她,其实蛮复杂,因为她学过算盘,这玩意儿说是算盘,其实跟算盘不一样,你得重新构架一套新的算盘儿,上手的时候容易弄错了。

她自己心里是愿意学东西,烧火的时候,晚上就坐在灶口上,自己手指头来回掐,兴致勃勃的,这个东西她觉得怪有意思。

荣师傅睡一觉起来,不知道是几点,看她还坐在那里,锅里烧的是早饭了,水开了,看扶桑赶紧把几盆白菜倒进去,又倒一盆萝卜,又坐下来练。

心里微微一笑,他觉得自己这一会儿见好一点儿,拿着自己的大衣给她披上,“一宿没睡?”

“一会儿睡去!”扶桑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不觉练一晚上,总觉得这样太笨了。

这人不是觉得自己辛苦,而是怕自己太笨了给人嫌弃,怕太笨了跟不上师傅!

等她饭烧好睡了去,荣师傅几人便能自己盛饭吃了,虽然清淡但是吃着正好,旁边儿有一起的,也感慨他收了个好徒弟,“咱们都是凭本事吃饭的人,可是老哥哥哪个也比不上您。”

荣师傅从来不夸徒弟,这回也有些自得,“这孩子打小我就相中了,她性子平,平的不露头不掐尖儿,不是那种张狂的人性,本本分分踏踏实实的。最好的一点儿,是心宽,甭管头天怎么骂她的,第二天早上起来照旧端茶,笑嘻嘻的跟你叫师傅呢。”

不记仇,多好的品性儿。

伍德早上来看一圈儿,现在打他的人少了,他看着荣师傅,欲言又止,客客气气地请他到一边儿,“老师傅您真是教育有方,听说您在宋府收一班徒弟,个个都成气呢。”

荣师傅对他尊崇有加,难免自谦,“难得您看得起我们这样的人,都是学个手艺不要饭的人罢了,哪里敢称得上教育呢,不过是认字儿算数罢了。”

“您过谦了,我昨儿看您那绝技,是生平所未见,极其巧妙绝伦,扶桑也不过是一晚上便学的开了窍。这样聪明的孩子,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老先生能不能答应?”

从老师傅到老先生,这怕是要割爱。

荣师傅自然不会答应,“您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救了这许多人,按理说您就是要我这条命,要我一百个一千个事儿,我都答应。”

“这个徒弟不行,我既然把棺材本的东西都传给她了,自然不能让她半途而废,跟着你学医去。不是我不为她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一行只要干好了,都能得几分体面。”

伍德也是过于喜爱了,他是见不得好苗子,教育的事儿,从来看了教人觉得可惜,外埠街面上的卖报卖香烟卷儿的孩童,京城走街串巷提提蓝叫卖的少年人比比都是。

这些人,都应该读书去的,去学医救人,去学技术搞制造,学化学去开肥皂厂。

造铁路,开火车,做肥皂,保管学点利国利民的东西,账房这个行业,他觉得可惜了。

不好强人所难,伍德便起身,“老先生不要介意,我是多事之人,您万万不要往心里去。”

到底败兴而散,等着伍德去山西的时候,荣师傅带扶桑送行,“大恩不言谢,您往后要是有什么事儿,只管往府里送信儿。”

扶桑笑嘻嘻的,她知道伍德想让她改行儿的,她不愿意,“我也是,我家里住城南倒簸萁胡同儿,门口俩石狮子,您只管递话儿。”

伍德提着箱子,“我这便走了,你们都回去吧,按时吃药不要留下病根儿了,等着过段时间,自然就放大家回家去了,就此别过。”

上一篇:映儿 下一篇:春夜暗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