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嫔+番外(172)

作者:抒鹤/姜久久 阅读记录

眼眶红透,昭蘅咬紧牙关,将脸埋进臂弯里,声音里有几分压不住的呜咽:“我很震惊,也很欣慰。他的脾气太好,我以前总担心他会受人欺负,现在不用怕了,没人能欺负安家的小郎君。我们都从泥淖里爬了出来,现在过得越来越好,我为他感到高兴。”

殿内铺陈开来的烛光虽灰暗,但照在昭蘅的脸上,她眼睫轻动,水涔涔的眸子里平添几分柔光。

在她哭的时候,李文简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旁边,任由她低低的饮泣声将他的心肺撕裂。他莫名想起小四郎南下前在湖边金柳下小心试探他的神情,少年炙热真诚的眼光现在回想起来都仿佛蒙着一层雾。

那日傍晚的湖边落日下,他谨慎地问自己,如果他喜欢的人是个地位低下的人怎么办。

李文简从不在意身份与地位,甚至现在也走入局中,因为一个曾经身份卑微的女子变得不那么君子。

如果没有那日的事情,昭蘅和小四郎的故事又会有怎么样的走向?或许小四郎已经禀明家中长辈,现在满环欣喜地准备迎娶她。她呢?开开心心地准备做新娘,而不是像现在,伏在臂弯里为过往的遗憾而哭泣。

“阿蘅,你恨我吗?”李文简立在她面前,声线清冷。

“恨过的。”昭蘅抬头,烛光照见她泛红的眼眶。顿了顿,她又说:“可我怎么能恨?最绝望的时候在我身边的是您,默默包容我的人是您,让我知道自己可以堂堂正正的人是您。殿下,当我真正见到您那颗犹怜草木青的苍生心怀后,那些恨就泯然无踪。”

试着从殿下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她理解了他的愧疚。

其实她想说,不怪他的。

她和白榆,一个是宫女,一个是太监,在她看来,这样的关系是门当户对的,所以她能够很坦然地跟他相处,接受他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

如果知道他是小四郎,恐怕她早就跑远了。她胆小怕事,恐沾染是非,绝不敢跟他有半分牵连,更别说要在一起。

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纵使没有殿下,她跟小四郎也不会有故事。

因为她太怯弱了。

奶奶的死才让她鼓起勇气一脚踩进这个旋涡里。

李文简寂然无言。

昭蘅浓长的眼睫被泪水浸湿,声音颤了颤,说:“殿下不要再愧疚,所有的事情都有个因果。这件事情里,我们都是那个果,我恨的是那个因。”

李文简静默地垂眼,过了许久,才慢慢道:“不是。”

不是愧疚。

昭蘅微愣,仰头看着李文简:“不是什么?”

“不是愧疚。”李文简安静地道:“是喜欢,是心疼,是遗憾。”

昭蘅疑心自己听错,诧异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一身月白色的寝袍穿在他身上,犹如清风明月般自有一种干净纯粹的美好气质。他恰时垂下眼帘,窗棂空旷,映出满地月华波光粼粼,那样淡白的光落于他的侧脸:“心疼你的遭遇,遗憾那些年是另一个人陪在你身边。”

嶙峋灯火里,昭蘅的笑容不甚清晰。

“可是我还能活好多好多年。”

“阿蘅。”

他忽然唤她。

昭蘅偏过头看向他,却见他在月华下抿起了薄唇,语气一扫方才的沉暗。

“不许忘了你的话。”

*

从宫里出来,安胥之就寻了个理由跟家里人分开走。他还不想回家,在半道找了个人少僻静处,坐了很久,强迫自己心绪沉静下来。当日阿蘅究竟经历了什么?当初她又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在殿下身边?

殿下是个很好的归宿,他清正仁和,又心怀志远。满朝文武多的是有心之人想将女儿送进东宫,可他谁也没要。

他将阿蘅留在身边,一定很爱重她吧。

她这一生颠沛流离,有这样好的归宿,他应该为她感到高兴。

想到这里,他心内百感交集,苦涩又荒凉。

秋风从河心吹向两岸,他侧过脸,仰头打量在风中摇曳的柳枝。

清脆的银铃声裹挟在风里,少女的衣袂轻拂,静静地走在他身后停住。

宁宛致愣愣地盯着他的背影看了片刻,心里难受得像是巨大的石头堵着。

安胥之听到铃声停驻在身后,忽然明白了什么,他一下子扭过头,看到站在树下的少女。

他那双眼睛弯起来,好似浸润过月光一般,唤她的名字:“小宁,你怎么还没回家?”

宁宛致喜欢看他的笑,可是此时却不想他这么为难自己强颜欢笑。

长流觑了一眼安胥之的神色,为难地说:“小的拗不过宁姑娘。”

安胥之自然知道宁宛致的脾气,也不怪长流,起身对宁宛致说:“走吧,我送你回去。”

上一篇:被东宫盯上以后 下一篇:千寒惊奇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