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嫔+番外(177)

作者:抒鹤/姜久久 阅读记录

清风浮动枝叶,她随着庭外传来的沙沙声而去望他的脸。

李文简掌心的温度已经捂暖了小瓷瓶,他把瓶子放在昭蘅的枕边:“每隔三时辰记得抹一次。”

“没事的。”昭蘅垂下眼帘,目光不自觉地停留在床帐他的影子上:“它当时朝我游过来的时候,我就有了防范,一脚踢了过去。”

“害怕吗?”他睫毛不自在地眨动一下。

昭蘅的眸子里最先显露一份茫然,随即明白过来,她摇头:“不怕,我小时候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捕蛇人。”

她扭头看向李文简:“说不定那段时间您吃的蛇羹就有我一份功劳。”

她嗓子沙沙的,像是有些不舒服。李文简走到桌案旁,给她添了一杯热水。

扶着她坐起身,将杯子放入她掌心里。

“又会看病、又会捕猎、还会捉蛇……绣花也绣得那么好,阿蘅,你怎么这么厉害?”李文简含笑看着她问。

这话一点也不委婉,夸得昭蘅有些不好意思。她眼睫轻轻地颤了下,把一杯水喝完,小声说:“也没您说的那么厉害。”

李文简想了想,说:“现在也很厉害,才七个多月,就会写那么多字,看了那么多书,茶泡得很香,花插得好看,琴弹得也不错。”

昭蘅抬眼望着他,目光微微有些惊愕:“真有这么厉害吗?”

“嗯。”

李文简应了一声,将她手中的茶杯放到一旁。

昭蘅眼睑微动,她忽然说:“殿下怎么从来不问我以前的事情?”

李文简看着她苍白的面容:“每个人都有过去,对我而言你的过去只是个故事,却要你踩着痛苦重走一遍。我便不想问了。”

“也不尽是痛苦。”昭蘅一下抬眼,轻轻地看他:“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

孤清长夜,烛花摇焰。

李文简看见她眼底有浅淡笑意,唇角轻扬:“那你跟我讲讲你在乡野的事,让我也长一长见识。”

“乡野俗世,有什么见识,不过是些琐碎小事罢了。我怕您觉得枯燥。”

“一寸天地有一寸天地的见识,你经历的我未必经历过,那你的经历对我来说就是见识。”李文简笑着说:“你说吧,说什么我都爱听。”

“嗯。”昭蘅点点头,裹着被子往里靠了靠:“您上来,我慢慢给您讲。”

李文简视线落在被她抓住的衣袖,他抬手,对上面前女子水雾剔透的眼,在她目光的满含期盼里脱了鞋袜上床,在她身旁躺下。

或是因着发热,昭蘅声音有些嘶哑。她想了想,说:“您知道见过采菱吗?”

“没有。”李文简如实答。

昭蘅说:“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个池塘,夏天长满菱角,我经常跟奶奶去摘。她划着船,挤开浮在水面上的菱叶,慢慢摇橹,船就缓缓飘进了菱草深处。奶奶坐在船头,捡很多的菱叶在船上,慢慢理着菱角。我小时候太皮了,在船上待不住,就会跳进水里抓鱼,我就是那时候学会凫水的。”

李文简抬眼望向她,等着她继续说。

昭蘅却眨了眨眼,问他:“我是不是有点不大像女子?”

也是进宫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女子走路步子要小,体态要稳,不能乱蹦乱跳,更不能一个冷子就往水里扎。

“我只知道你很厉害。”李文简说。

昭蘅见他没有丝毫嫌弃的意思,于是继续说:“奶奶会带一个竹篓,把剥好的菱角放在竹篓里,我凫上来了,就偷了两颗塞嘴里,结果她越剥越少,她就会笑着问我‘阿蘅,船上是不是招耗子了’,把我笑得不行……”

长夜漫漫,灯架上的蜡烛一寸寸消减。昭蘅不知不觉睡着了,她侧着头,脑袋埋在她的肩头,呼吸均匀绵长。

她讲了一夜在村子的事情,李文简知道了如何采菱、如何种麦子、萝卜是冬天里长的,打猎不一定需要弓箭。

从她的话里,他窥见了另一个昭蘅。

李文简侧眼望过来,那张睡梦中恬静笑着的面容映入眼帘,他抬手想理开她搭在鼻窝里的一缕发。却鬼使神差地搭下眼帘,眸光流光,终于还是缓缓伸手,捧着她细腻柔软的脸颊,唇瓣轻压,小心地印在她微抿的唇上。

天还没亮,昭蘅醒了一次,她迷迷糊糊醒过来,发现自己不知怎么竟然伏进了殿下的怀里,她的脸紧紧贴着他的胸口,

她稍微动了下,殿下在睡梦中蹙起了眉,长臂揽过,将她搂得更紧,她鼻尖若有似无地轻蹭过他的喉结,刹那的痒意令她浑身一僵。

昭蘅犹豫片刻,索性不再动,就这么靠在他怀中,重新闭上了眼睛。

作者有话说:

李狗子:我老婆亲我了也~~~

上一篇:被东宫盯上以后 下一篇:千寒惊奇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