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嫔+番外(261)

作者:抒鹤/姜久久 阅读记录

白玉酒杯抬高,喉结轻轻滚动,那口酒便滑入喉中。

“我不胜酒力,便不奉陪了。”李文简谈笑自若,边说边站起身,系上大氅绦带道:“诸位请尽兴。”

孙跃看着他逐渐走远的背影,嘀嘀咕咕说:“怎么祖孙三代都这个德性?以前没睡过,不要便罢了;尝过滋味了,怎么还是不要?”

顿了顿,他恍然大悟:“我就说嘛,京城那些矜持端庄的高门贵女没什么意趣。还是同州女子好,那花样儿多得……”

他意犹未尽地啧了两声,感叹太子殿下福薄,抬手将跳舞的女子召来身旁陪他饮酒。

李文简回到住处,坐在桌前慢饮姜茶,刚捧起被子,牧归进来禀报,京城内最近发生的事情。

他听后怅然地哦了声:“不必理会,功过自有人心评说。百姓之口如江河水流,宜疏不宜堵,待我回京之后再说。”

牧归道是,领了命出去回信,秦昭正好捧着个匣子往屋子走来,正好跟牧归错身而过。

“殿下。”秦昭到了近前,将盒盖揭开道:“临行前良媛为您备了栗子酥,说您有时候应酬喝酒,要垫垫肚子。”

他捏起一块来,对着灯光仔细审视,看了片刻就着姜茶吃下。

清香熟悉的食物垫饱了空荡荡的胃,令人浑身熨帖。

他转身踱到书桌前,银白的月光铺陈开来,光华流转若银。

他舒展了下筋骨,冲着漫天月华长吁了口气,突然想给她写上一封家书。

援笔舔墨,却又觉得才思枯竭。

有说不完的话,真正提笔又不知该从何写字。

羊毫笔尖承受不住饱满的墨汁,在墨点将要坠落之前,他终于落笔。

最终,眯起一双笑眼,只写下寥寥数字。

——今夜十六,月光甚美。

作者有话说:

阿蘅:我辛辛苦苦熬夜给你做公关,你他喵的熬夜看女团辣舞~~

第84章

珞珈的冬天冷得快要死人, 三十多个流民挤在破败的风神庙里,结伴的人捡了干柴点了一簇火,是寒冷夜里唯一的暖源。

魏晚玉靠着大佛腿迷迷糊糊地睡了会儿, 半睡半醒间耳畔呼啸的风雪声,还有一路上见到淋漓的鲜血和漫野白骨, 不知不觉她泪流满面。

睁开眼睛,魏晚玉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又低头看了会儿抱在怀里的小孩儿,她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魏晚玉和王延鹤他们失散后,混到逃命的流民里, 往珞珈走。同行的队伍里有个独自带女儿的农妇, 名字叫丽娘,她看到魏晚玉,故意将她的衣衫撕得褴褛,又将她的头发扯散,还在她的脸上抹了泥灰。

一路上她对魏晚玉照顾有加,可是在快到珞珈时, 他们碰到了北狄游兵的袭击。丽娘不幸中了北狄人的毒箭, 气息奄奄地跟着赶路,一路上他们缺吃少穿, 她的伤口迅速恶化。

一日夜里, 魏晚玉给她打了水来喝,叫了几声后她始终没有反应,她便摇了摇她的肩膀,就在丽娘孩子哭喊声中, 丽娘就像僵硬的泥塑似的倒了下去。

丽娘的孩子只有两岁, 成日里饿得又哭又闹, 让人不得安生。大家都在逃命,路上本就过得艰难,谁都不愿意帮忙照看。魏晚玉也不想多事,原本也不想管她,狠心抛下她随人群走了。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回头看一眼,她看到那个小孩儿坐在丽娘身边嚎声大哭,她就走不动道。回头抱起她继续赶路。

她一直以为到了珞珈就好了,只要见到子韧,解释清楚他和殿下之间的误会,子韧就会送自己回京城,她再也不用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可是她想得太天真了,她现在是个流民,子韧是一方军政长官,要见到他无异于登天。她又怕引起细作的警觉,连累自己送了性命,只能继续在珞珈城中等待机会。

魏晚玉缺吃少穿,又无处栖身,白日里带着丽娘的孩子小片儿靠乞讨和接济过日子,晚上就跟流民挤在又脏又臭的风神庙里。

魏晚玉又气又无奈,她甚至觉得上天冥冥之中就是要责罚她,因她锦衣玉食过了十几年,才要让她承担这炼狱般的生活。

她又暗恨自己从前怎么那么蠢,若不是她做出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现在正在将军府她温暖的闺房里,涂着丹寇等待新年向满京贵女炫耀她新得的螺黛,又何至于走到今天这地步?

将军府里呼奴唤婢金尊玉贵的生活远得像上辈子。

风神庙外忽然有了声响,急促的脚步声踩过雪地,她隐约瞧见一群瘦削的身影正从风神庙往衙门前跑。

只是片刻的功夫,跑过的人更多了,她心中忽然一片晴明,衙门要施粥了。她小心地捧着小片儿的头放在稻草上,拿起搁在佛脚下的破碗轻声往外走,生怕惊动庙中其他人。

上一篇:被东宫盯上以后 下一篇:千寒惊奇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