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檀郎(87)

作者:夜雪湖山 阅读记录

从前在宫里不也是一个人么,总不会比从前更坏了。

明意咬着唇,心里接连翻滚过一个个惊世骇俗的念头。

将那两位久旱盼甘霖的花儿晾了半晌,明意横了横心,淡淡道:“你们去给驸马送碗银耳羹。”

两个宫女对视一眼,俱在对方眼中看出喜色,几乎是在同时,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我们两个?”

按照常理,通房侍寝也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呀,哪有一起的道理?

明意不吭声,嘴角却浮起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两个宫女得不到主子的答复,又都不肯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心里就都暗暗地较起劲来。这种事,虽说往后还有机会,可毕竟还是早一些好。有了宠幸就有了在府里的地位,将来若是有幸怀了孩子,虽然身份上还是下人,实际上也算是半个主子,就不必再做伺候人的活了。

更何况,驸马爷仪表堂堂,风华正茂,她们两个只看人也是乐意的。

这些日子,她们夜夜在起居间里听卧房中的动静,一夜伺候好几次叫水,心思早就活泛了。

青时的书房里空荡荡的,他平日里常看的书、常把玩的刀枪剑戟都留在阮府西院。这里只有笔墨纸砚,诗词歌赋游记小品等几卷闲书。

他大概是猜出了明景白日里的意思,于是便索性焚香烹茶,门户洞以待来客。

两个通房宫女到时,就见书房门扉大敞,金色的三折屏风前,丰神俊朗的驸马爷正坐在桌边静静地品茶,好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她们心中欢喜,脚步轻快地走了进去。年长的率先开口,一脸含羞带怯:“驸马爷辛苦了,请用些银耳羹罢!”

年纪小的也不甘示弱,嗓音娇柔婉转,“奴婢这碗银耳羹里加了桂花和枸杞,既能滋润肺腑又不寒凉,最适合在春日里饮用了。”

青时心里悬着那桩大事,冷不防被女子尖细的嗓音打断了思绪,惊吓一瞬后便有些生气。

这两位跟着九公主嫁到驸马府中是干什么的,他心里很清楚。他家人口简单,爹娘极为恩爱,故而他对后宅这些弯弯绕绕知道的并不多。可不知道归不知道,他又不是傻子,这两个各自端了一碗东西来献媚,偏偏还是赶上明意这个时候,什么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青时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压抑着怒气问道:“谁教你们来的?”

两位宫女也不傻,见此情形知道不妙,便都说了实话,“是公主教奴婢们来的!”

青时盯着她们两个,料想她们不敢撒谎。

明意教她们来的……明意是什么意思?想到白日里她没由来的小性儿,青时顿时觉得好气又好笑。

依旧是沉着脸,青时冷声下了逐客令:“带着你们的东西滚出去,往后不准到这里来!”

两个宫女没吃到鱼反惹了一身腥,心里又害怕又懊恼,一叠声地“告罪”,逃窜似的退下了。

……

亥正时分,青时等的贵客终于姗姗来迟了。

明景一进来就笑道:“青时是在唱空城计么?”

青时也笑:“王爷究竟不是司马懿,想必是有备而来。”

明景收敛了笑,气度竟然与平日里所见迥然不同。相比太子,这位庆郡王反倒是更有凤子龙孙的气度。

“与聪明人讲话就是省力。”

庆郡王说了一句话本子里反贼常说的废话作为开场白。

青时不语,静候他的下文。

顿了顿,庆郡王终于道:“后日迎亲,本王是钦点的迎亲使。”

青时眼皮一跳,双眼逼视着他,一字一顿道:“我如何能信你?”

庆郡王知道,阮青时是怕他与太子串通好了,骗出银羽卫的印信不说,事成后还能再给青时安上一顶谋反的帽子。

从怀中掏出一枚明黄色的腰牌,庆郡王将它在青时眼前晃了晃,低声道:“御林军统领的腰牌够么?”

青时将目光从那枚腰牌上移开,摇头道:“不够。”

庆郡王冷下脸来,“既然如此,今日算小王多事了,告辞!”

青时的手端着茶盏,茶盏贴在嘴边,滚烫的热茶如何也咽不下去。

上一次如此被动,还是在檀琢掳走冰绡之时。

答应他,九死一生,冰绡或许可逃出生天;不答应他,或可苟安一时,看太子的意思,定然不会善待冰绡。

往后若他再拿冰绡相威胁,难道他要一辈子受制于人么?

青时横了心,他想赌一把。赌赢了,她的妹妹从此天高海阔,可以过一辈子平凡安稳的生活;赌输了,他也有办法带着爹娘和妹妹逃出京城,大不了落草为寇,与姓明的打一辈子仗。

纵然此时并非揭竿而起的最好时机,可形势逼人,刀若架在脖子上,也是不得不反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