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危楼(110)

作者:宋思服 阅读记录

她想要出去,“若真是过了四年,我要知道这四年发生了什么,你们对我做了什么。”

偏偏孟倚君告诉她,既然忘了,倒不如彻底忘干净,反正如今的她除了性命,早就一无所有。

如意岂是令人摆布之人,时值冬日,窗边放着一盏小火炉,炉中炭火红透,如意借着烤火炉的间隙,用铁楸夹了一块通红的木炭出来,幽幽道:

“我想做的事,没人能拦着,所以不要逼我。”

她神色甚是坚定,孟倚君揉了揉眉心,对一旁肃舀道:“既然如意想听,青墨先生又有雅兴,那不如,将如意送到揽月楼听个几天,也省得咱们在此费口舌了。”

孟倚君话音一落,曾雨桐和肃舀皆齐声唤了声“孟楼主”,显然是不大同意。

肃舀面色纠结:“青墨先生那张嘴……楼主您是嫌事情不够乱么?”

“本座心思已定。”

孟倚君面上微显愠色,只吩咐道:“谁也不许对如意多说什么,危楼之内,她想去何处便去何处,任何人不必阻拦,只是有一点,她需得按时返回,若有半点损伤,本座必不会饶了你们!”

如意闻言,头也不回地出了衡竹苑。衡竹苑与揽月楼距离不远,整个仙霞镇都是危楼的地盘,如意坐着危楼的马车,身边又有肃舀跟着,沿途所见之人,皆用一种恭敬中带着一丝揣测的目光,看着车内的如意。

如意不喜张扬,遂换上一身素净的衣衫,披上罩上一层厚厚斗篷,叫肃舀在身后远远跟着,入了揽月楼中。

连着听了几天,青墨先生口中所述,实在是让如意大跌眼镜,不过,也许因着自己是旁观者,如意并未感到难受,只是心里觉得空虚。

据青墨先生所言,叶子安和如意、谢清源找到破天剑法后,叶子安的师父碧虚子也跟着他们进入藏着破天剑法的山洞。碧虚子将破天剑法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自己强行修炼,竟然走火入魔,在江湖上引起轩然大波。

发疯的碧虚子想要偷袭叶子安,却被如意一刀斩于七斤之下。众人于是皆知,破天剑法并不像传闻中的那般精妙,只是创始人翁珏销声匿迹多年,谁也不知当如何改进。

江湖之中素来注重等级秩序,不知有多少人说如意和叶子安有杀师之仇,生生要将二人拆散,还好谢清源力排众议,在世人面前悉数碧虚子道貌岸然的恶行,并将叶子安收做自己徒弟。

彼时南唐与后周前线纷争不断,自南唐正阳浮桥一役惨败之后,南唐几乎有灭国之危,全靠着范仁瞻镇守孤城寿州,挡住了后周的铁军。

国主将正阳浮桥的失利归咎于危楼对刘彦贞的任用,刘彦贞虽战死,却并未获得封号与身后哀荣,连丧事都一切从简,连带着危楼也失去了当日的宠信。

此消彼长之下,明月堂风光无二,北境防线似乎也在范仁瞻的指挥之下归于稳固。不过这一切的繁荣之景犹如昙花,终结于明月堂少堂主范不凝和曾雨桐的婚事。

在那场婚事之上,消失数载的翁珏忽而到来,在天下豪杰面前,历数当年范仁瞻对她始乱终弃、狠心夺走幼子的数遭罪过。

于是普天下皆知,范不凝乃是翁珏和范仁瞻的私生子,而如意则是翁珏和谢清源的女儿。

而翁珏之所以不顾她和范不凝的母子情谊,在亲子大喜之时,做此反常之举,不过是提前跟孟倚君做了交易:只要她按照孟倚君的要求来做,孟倚君就会彻底交出解药,放谢清源自由,从此谢清源不必再受毒药煎熬之苦,亦不必不再受危楼摆布。

人生哪有圆满之事,即便是翁珏这样武功超绝的侠女,也只能在两害相较之中,取其轻。

谢清源的自由背后,便是明月堂的声名一落千丈。心高气傲的范不凝如何能接受自己这般身世,当下便脱了喜服,自此之后隐遁江湖,不知踪迹。

而身居宫廷的南唐国主,在危楼前楼主孟厉的煽风点火之下,对范仁瞻从来便没有全心全意的信任过,得知后周皇帝御驾亲征,兵临寿州城下,后周皇帝亲自给范仁瞻修书一封之后,南唐皇帝第一时间竟是召集臣下,询问寿州城若失守之后,南唐军该如何守御,丝毫没有派兵增援寿州之意。

薛道人身为御史,见国主对范家如此忽视,在金銮殿内长叹一声,吟诵罗隐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惹得国主大怒,薛道人被贬为抚州副使,继而流放饶州。

范不凝也在不久之后暴病而亡,明月堂群龙无首,自此成为一盘散沙,四五年间,屡屡有人想重组明月堂,可发展到最后皆成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内斗,终是不成气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