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安(1056)

作者:蓝家三少 阅读记录

这话,李青兰真的反驳不了,毕竟,她也曾想取代儿子,成为大昭的掌权人,第二个百里长安,只是失败了而已。

“成王败寇。”李青兰苦笑两声。

百里元嘉勾唇,“母后所言极是。”

母子二人瞧着平和,实则早已离心,再也谈不上什么母子亲情,所存不过是帝王仁义,无所谓孝心不小心的,对待敌人不能心慈手软,哪怕这个敌人是自己的至亲骨肉,也该当断即断。

这是百里长安教的,百里元嘉学得十足十……

“她毕竟已经死了,你还要跟母后怄气到什么时候?”李青兰服软。

百里元嘉上了清香,眉眼间凝着沉沉之色,“到母后死的那天。”

李青兰:“……”

“母后别害怕,在此之前,朕都会好吃好喝的供着母后,直到母后寿终正寝的那天。”百里元嘉不温不火的开口,“母后放心,日子还长着呢!你会看到朕君临天下,诸国臣服的那一天,但这一切都跟母后没关系,乃是阿姐手把手所教。”

李青兰面色惨白,“再怎么样,她永远都只是个长公主,哀家……才是太后,来日葬入皇陵,与先帝合葬之人。”

“阿姐走之前吩咐过,先帝当与先皇后合葬,与母后没什么关系,您就别费这心思了。”百里元嘉起身,慢慢悠悠的开口,“还有,你觉得阿姐会稀罕什么身后名吗?可笑。”

李青兰哆嗦着唇,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姐最大的愿望是海阔天空,自由自在,那困锁一生的囚笼,只有母后才会稀罕。”百里元嘉转身离开,朝着外头走去。

他得跟主持谈一谈,关于给阿姐立长生碑,立长生庙之事……

诸如此类,他的阿姐……受得起!

第972章 故人何在?

出了国寺,百里元嘉去了一趟公主府。

总觉得没了百里长安的金陵城,四处都透着冷清,分明还是旧时模样,可终究不相似。

坐在院子里,百里元嘉瞧着从屋顶飞过去的鸽子,“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找到阿姐呢?现在,又在何处呢?”

“探子来报,说是早前已经出了关,现如今不知所踪。”刘伞低声回答。

百里元嘉叹口气,“哦,出关了?”

关外,应该跟更自由吧?

天边日落,关外风沙重,大漠如烟。

祁越骑着骆驼,缓步行在沙丘上,后面跟着青龙和玄武,二人汗如雨下,面色胀得通红,好在太阳落下去了,温度很快就会凉起来。

“前面好像有个镇子。”青龙对照着地形图,“公子,去那边看看吗?”

祁越点头,“走吧!”

大漠里的镇子不大,靠着几口水井便能活一大批的人,往来接待客商,赚点银子和口粮,日子倒也还算安稳,毕竟这么点地方,又不涉战争,只要水井不干,地下水还能源源不断的往外涌,他们这些人就能一代代的在这里绵延下去。

进了客栈,要了三间单人房。

屁大的地方,房间也是狭仄得很,一张床一副桌椅板凳,便算是齐活了,但在这样的地方,不至于餐风露宿的,能有个遮风挡沙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没什么可挑剔的。

这一路走来,他们已经吃过太多的风沙,实在是吃够了!

大漠里的夜晚,其实还是很危险的,尤其是住在外头,偶尔遇见狼群的时候,真是哭都来不及,一晚上都别想睡……

吃饭的时候,就在大堂里坐着,往来还有其他客人,有些是路过的行脚路人,有些是客商,有些是江湖人。

这方圆百里,就这么一个镇子,也就是说,大家都尽量在此处落脚。

有些人是来寻宝的,大漠里的传说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的,多少人想一夜暴富,就得掏空心思的往这底下捞东西。

有些人是纯属看热闹的,经过这附近的时候,图个热闹,就将沿途听到的看到的那些事儿,添油加醋的当成热闹去说。

祁越带着青龙和玄武坐在那里,听着邻桌的人在嘀嘀咕咕的说着笑话,大漠里的言语,有些生涩难懂,好在他们都是行走江湖之人,以往也接触过不少大漠里的族群,是以并非完全听不懂。

尤其是祁越,早些年父亲特意请人教他,关于邻国的诸多语言文字,为的就是那天不受掣肘。

他们说前阵子风沙起,东边那头,露出个奇奇怪怪的湖,一夜之间湖水满上来,翌日一早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真的假的?”

“真的真的,当时我还喝了两口水,回去的时候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还能有这事?”

“可不是嘛,当时瞧着坡下面好像还有点绿油油的,像是树,但……总不能是埋在沙子底下的树吧?我当时赶路着急,也就没去看,回来的时候再想找,跑遍了周遭都只剩下沙子,没见着什么树,估摸着是我当时看差了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