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安(196)

作者:蓝家三少 阅读记录

于是乎,沈唯卿就成了旁观者,瞧着一副副虚伪的嘴脸,他极是嫌恶的别开头,却无意间与对面的赫连应打了个照面。

沈唯卿:晦气!

“皇上!”赫连应行礼,“定王是犬子擒拿回朝,臣说句不偏不倚的公道话,虽定王有过在先,但终究也是情有可原。”

说这话的时候,他抬眸瞧着百里长安。

所谓的情有可原,自然是指她牝鸡司晨。

百里元嘉紧了紧袖中手,但没有多说,仍是绷直了脊背,老老实实的坐着。

“皇上?”赫连应又道,“先帝诸子,凋零至此,若先帝在天有灵,必定也是痛心疾首。臣以为,定王虽然有罪,但先帝在世,亦是颇有功业,算是功过相抵。”

这话倒是把沈唯卿给逗笑了,“功过相抵?谋逆之罪,竟然也能用这个词儿,国公爷真是好才情,什么词儿捡着都能用一用。”

“竖子无状,岂知缘由?”赫连应冷哼,“当年老夫征战沙场的时候,你还在玩泥巴,又怎么知道先帝对诸子的爱护之情。先帝疼爱定王,这也是众人有目共睹之事,难不成本国公还能造谣不成?若沈大人不信,不若夜深人静的时候,下去问问你爹。”

沈唯卿不得不感慨,这老匹夫的嘴巴真毒,媳妇身上使不出劲儿来,就往外使,一肚子的气全都撒在外头。

“国公爷好似什么都知道,连先帝怎么想的,都摸得门儿清,莫不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先帝给托的梦?国公爷真是忠臣良将,三句不离先帝,怎么不见你当初为先帝去守陵呢?”沈唯卿低笑两声。

冷嘲热讽,谁不会?

“放肆!”赫连应大怒。

一旁的罗盛赶紧摁着人,“息怒息怒,国公爷息怒,跟个晚辈计较什么呢?您得先帝重用,挂念先帝也是理所当然,沈大人不知内情,年岁尚轻,哪儿能懂得这些?”

“哼!”赫连应拂袖,徐徐别过身,懒得多看沈唯卿一眼。

罗盛松了口气,转头看了看丞相谢晦吾。

这局面有点瘆人。

罗盛:好歹是丞相,说两句吧?

谢晦吾:说什么?

罗盛:……

谢晦吾绷直了脊背,怀里抱着玉圭,假装自己是金殿内的盘龙柱。

“众爱卿以为呢?”百里长安开口。

方才还议论纷纷的众人,此番骤然安静下来。

金銮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百里长安锐利的眸子,快速从众人的面上掠过,一个个垂眉顺目,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瞧着还真是和顺得很。

不知道的,以为她是众心所向。

看明白了,才懂什么叫暗潮涌动。

魑魅魍魉,尽在眼前。

“都是与国公爷一样的心思?”百里长安徐徐起身,华贵的锦衣逶迤在地,她高高在上,睥睨着底下众人。

只要她的人不站出来,沈唯卿不站出来,中立的依旧中立,力保定王的一派自然会胜出。

“怎么,都不说话?”百里长安负手而立,故作无奈的叹口气,“可见,这定王颇得人心,本公主与皇上,自也不好拂了大家的意。心之所向,不可逆之!”

赫连应眉心微凝,徐徐抬眸望着百里长安。

这就,松口了?

难道是……

赫连应目色微恙的望着谢晦吾,一脸的了悟之色。

“定王之罪,交由刑部定论,依着诸位爱卿的意思,留其性命。”百里长安沉着脸,仿佛极为不悦,但又极力隐忍,“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点……诸位爱卿没有异议吧?”

音落,众人扑通扑通跪地,齐声高呼,“长公主英明,皇上万岁万万岁,长公主千岁千千岁。”

百里长安裹了咬后槽牙,搞定!

第178章 原物奉还,就此了断

一声退朝,百官皆出。

百里长安率先带着百里元嘉离开,沈唯卿走得慢,不屑与这些人虚与委蛇。

“丞相。”赫连应开口。

谢晦吾在青石台阶上立定,转头瞧着上前的赫连应,眉心微微拧起,方才在朝堂上,他就觉得这赫连应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

“国公爷有话说?”谢晦吾明知故问。

赫连应上前,“亏得丞相,否则定王怕是死定了。”

谢晦吾脑瓜子嗡的一下,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百里长安啊百里长安,你可真是害苦我了。

心里这么想,面上还得过得去。

“本相什么都没做,国公爷这话,倒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谢晦吾摆摆手,“要说定王这条命,亏得国公爷在朝廷上力保,否则长公主哪儿有这么容易松口?”

赫连应蹙眉,听他这意思,似乎也不是真的想保定王性命。

“咱们同朝为官这么多年,无需如此客套,此番定王能活下来,都是出了力的。”赫连应旋即笑道,“改日若是得空,当与丞相小酌几杯,回金陵城这么久,倒也没有抽出时间,与故人叙叙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