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小仵作(149)

作者:茄茄不困 阅读记录

“你是打算偷偷让邑丰帝恢复,然后让他假装病入膏肓,好让裴皇后和裴相露出马脚?”

傅修谨点头,姚姝的说法就是他想做的。

李太医是傅修谨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点点头把方子给了宁公公,又细细交代了熬煮注意事项,宁公公也一一记下了。

“裴皇后定然是将五灵脂浸泡熬煮将汤药浓缩后浇灌到蜡烛当中与蜡烛一同成型,所以每次邑丰帝去她的寝宫,她便在邑丰帝休息的矮榻边上点这个特制的蜡烛,邑丰帝慢慢就中毒了。只是我还是没想明白为何一开始邑丰帝会性情大变,而且后宫嫔妃谁也不要,只要裴皇后,哪怕是中毒反应也不会导致性情大变的。”

在姚姝的认知里,能让人性情大变的要么是精神疾病,要么就是精神药品。邑丰帝一开始味觉渐渐失灵,种种症状都指向精神药品的作用。

这朝代还不能精准提取合成禁药,所以最大的可能俨然就是御米壳。

姚姝想了想,尝试性问了一下李太医,“李太医,宫中可有御米壳?”

李太医正在背药箱,闻言点了点头,“自然是有的,也就平日里咳御米嗽较重才会加一些,用得不多,宫中也就偶尔才购几克。”

看来不是从宫内来的,姚姝有些失望,随后她又问李太医可知道采买途径,李太医只是摇头。

“傅修谨,那你知不知道采买的来源?御米壳有成瘾性,吃多了会导致人精神失常性情大变,我感觉邑丰帝一开始的症状就很像御米壳吃多了的情况。”

李太医沉吟片刻随即摇头,“陛下一开始身体并无不妥,太医院的人给他例行问诊也并未记录他身体异常,若是因为御米壳导致的在号脉的时候自然也能有所察觉。”

第163章 环环相扣

“替皇兄做例行问诊的是谁?”

宁公公立刻回道,“是任宇。”

傅修谨在脑子里搜索了一番,对这个太医却没有什么印象,李太医见状便提醒道,“三年前进的太医院,医术尚可,是我退官后难得能独当一面的太医之一。”

姚姝这才发现原来李太医已经退官了,难怪煎药之事只能由宁公公的手来办。

任宇,傅修谨对这个名字没有太大印象但这个姓氏他倒是想起一件事。

姓任的官员在上京并不多,恰好裴相手底下为数不多的武将门生任道远如今是正是宫内的御林军统领。

宁公公赶在天色即将露出鱼肚白之际将李太医送出了宫,傅修谨和姚姝也离开,床上的邑丰帝还昏睡着,浑然不知今夜发生之事……

既然找到了解除邑丰帝腹痛之疾的办法,性情大变的原因也有了些思绪,傅修谨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天一亮直接就让陆寻驾车前往吏部。

一夜未眠,姚姝困得眼皮子打架,车里没有暖炉,风透过缝隙吹进来稍稍有些冷,傅修谨便把她圈在自己怀中,用大大的斗篷将她盖了起来,只露出一个小脑袋。

身体一暖和,人就更加昏昏欲睡,姚姝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傅修谨看着怀里的人,瓷白的脸蛋娇艳的红唇,睡着了长长的睫毛便盖在眼皮上,在脸上留下一些小阴影,睡得很是安稳。

他轻轻吻上姚姝的额角,又体贴地将她的脑袋挪到了肩膀上,让她睡得更舒服些。

等姚姝舒舒服服睡了一觉醒来,才发现马车里早已没了傅修谨的身影,自己倒是盖着他的斗篷睡得舒爽。

伸了个懒腰姚姝急忙推开车门,呼啸的寒风刮进车内,内外巨大的温差让她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陆寻咧着大白牙笑着对她道,“你睡得倒是好,足足两个时辰了,主子下车你都没察觉。”

姚姝笑嘻嘻拢了拢洒落出来的鬓发,整理了一下仪容才问傅修谨的去向。

“进吏部去了,去查任宇的身份,让我在这守着你让你好好睡会儿。你是真的厉害,我就没见过主子这么体贴人,平日我们跟他出去办事,起晚一刻钟都要挨批的。”

陆寻说着就给姚姝竖起大拇指,姚姝目光透过他看见吏部连廊拐角出现的一抹衣角,嘴角轻轻扬起来。

“起来了?怎么出来了,风大,进去吧。”

傅修谨轻笑着走近,姚姝自然而然就伸手去拉他,两人很快重新回到了车内,陆寻在外头苦着一张脸。

主子怎么不体贴他一下,自己在外头吹风不是更冷吗!

“没猜错,任宇是任道远的胞弟,两人一人从武一人从医。”

“这样的话,如果任宇想要在邑丰帝的日常问诊上作假,自然是信手拈来之事,不会让人起疑的。”

傅修谨点点头,拉着姚姝的手捏了捏两人赶在午饭之前回了大理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