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1188)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宫女冰春有些担心,“皇上会不会生娘娘的气?”

江皇后失笑,“本宫还怕他生气不成?从前怕他,是因为本宫没有依靠,本宫的背后还有江家,本宫不能让江家也没有依靠。当初他一次次求我放过冯天春,让我向冯天春低头,因为他说他暂时离不开冯家,而且满朝文武,偏向冯家的太多了。他是一国之君,他得为大局着想,得从大局出发,不能因为没有证据的失去了孩子,就跟冯家翻脸。

可什么叫没有证据?我早就搜集好了证据,明明是他派人将那些证据偷走的!”

江皇后一只手抓着窗框,很用力,关节都泛白了。

她心里头有恨,对皇帝的恨,是滔天大恨,不输于她恨冯天春。

从来没有人知道,她不愿意跟皇帝共寝,并不是因为皇帝花心女人多她觉得恶心。

她之所以不想陪他睡觉,是因为她怕夜里醒来,会控制不住杀了这个男人。

前前后后三个孩子,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理解她的痛。

皇帝凭什么觉得,时过境迁,他低声下气了,他跟她道歉了,她就一定要原谅他?

更何况,她太了解那个男人了。

真的是在向她低头吗?

才怪!

人家是在向儿子低头。

人家是在做生意,是在权衡利弊。

就像当初他让所有人都让着冯天春一样,如今,他又要为了这个国家,让所有人都向他的十一儿子低头了。

风水轮流转,燕千绝是她养大的孩子,所以那位皇帝,不得不对她千依百顺!

第902章 主动放火

庄王府烧了一间屋子,烧了一大堆戏服。

烧东西的太监到时,燕千扬才从城外回府。太监们战战兢兢地把来意给说了,为防燕千扬阻拦,还特地说明了这是皇上在早朝时当着众臣的面做的决定,谁都改变不得。

他们甚至简单描述了一下早朝群臣参奏的场面,然后为首一名老太监语重心长地跟燕千扬说:“二殿下,不是奴才们不近人情,实在是皇上盛怒,皇家的脸面伤不起了。”

燕千扬当时什么都没说,亲自将人带到他收藏戏服的小院子里。

那些人就当着他的面进屋搜查,搜出了一大堆唱戏的衣服、道具什么的。

一样一样往地上扔,每扔一下都跟戳他的心窝子似的。

后来燕千扬也麻了,干脆告诉他们不用那么费劲,直接一把火烧了他这屋子就行。

说完,他亲自取油浇油,亲自点火放火,但屋里挂着的一幅画却被他提前抱了出来。

老太监看了那画一眼,见画中是名女子,也穿着戏服。他就说这也在焚烧的范围内,二殿下还是把画也扔进火里去吧!

说完,也不顾燕千扬反对,抢过那幅画就扔进了火里。

庄王府的事很快就传了出来,那群太监离开之后,一路走一路说,大有把这件事情昭告天下的意思。恨不得让全望京城的人都知道,二皇子被皇上训斥了,二皇子失宠了。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懂得政事的从政局角度出发,去分析里面所有的事业戏。不懂得政事的就从八卦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里面所有的感情戏。

最后,还是八卦的那伙人最先有了结论:“要说二皇子失宠,也不见得,因为他从来也没得宠过啊!但凡他是皇上宠爱的儿子,当年那平安候的女儿柳小姐,也不会和亲到西高去。”

随着放火太监团回宫,也随着他们跪在静心殿外,二皇子的生母宁妃娘娘也坐不住了。

她先是往静心殿走,想去求皇上原谅她不懂事的儿子。

但是走了一半又觉得不能去求皇上,应该去求皇后,于是又折返回来,改去永福宫。

宁妃到时,永福宫的宫人已经把殿内打扫得很干净了,还洒上了花瓣泡的水,一丁点饭菜的味道都闻不出来。

但宁妃还是觉得永福宫似乎刚刚发生过什么,不然皇后娘娘的脸色不会这么难看,宫人们也不会一个个都不吱声,只顾低头做事。

但她管不了那么多了,她只想着她儿子的事,想让皇后娘娘跟皇上求个情,别再生气。

宁妃说:“千扬唱戏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出去唱堂会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皇上以往都没说什么,咱们都以为他是默许了的,为何这次就动了这么大肝火呢?

臣妾听说,那场堂会上还出了事,那个员外府不知为何起了火,现场大乱。

皇上都没有问一句千扬伤到没有,就只顾着派人去他府上烧东西。那些东西可都是千扬的心头宝啊!这些年他就靠那些东西活着,这一下都给烧了,他心里该多难受啊!”

宁妃一边说一边抹眼泪,“臣妾还听说,烧的不只是戏服,还有一幅女子的画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