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1521)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就是这么有出息的两个孩子,跟着父亲一起去走亲戚,回来的路上遇着了陆家的马车。

他们原本已经避让了,但是陆家马车里也有个十岁出头的小少年,在马车经过那一家人时掀了一下车窗帘子,一眼就看到外面的小孩,当时就喊了停车。

两人是同窗,都在一家书院念书。但一个书念得特别好,一个书念得特别差。

特别差的那个是陆家的孩子,读书差,妒忌心还强。平日在书院里也就罢了,有夫子压着,他也不敢闹得太过分。可那天不是在城外么,脱离了书院的管制,也没有夫子的约束,所以他就觉得应该给自己出一口恶气。

于是他就把车里的一只茶壶拿了起来,照着下面的小男孩就扔了出去。

那小男孩完全没有防备,还以为同窗掀开帘子是想要同他打招呼,他甚至还往前上了一步。结果就是这步,因为离马车过于近了,那茶壶结结实实地砸到他的头上。

也不怎么的就那么寸劲儿,直接就把人给砸死了。

小男孩儿倒地,他的父亲和妹妹吓坏了,但也没以为孩子这么一砸就死了,只以为是砸伤了砸晕了,赶紧上前来把孩子抱住,然后就同陆家的孩子理论。

第1152章 陆家凶残

那个五岁的小姑娘还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坏孩子砸伤了哥哥,她要替哥哥报仇。

于是上前去踢马车,还大声冲着陆家的孩子说:你得下来给我哥哥道歉。

下面出了事,陆家的人也不能再在车上坐着了。车厢里的人一脸不耐烦地下了车,其中一人正是陆家的二老爷陆萧山。那个砸人的孩子是他嫡出的小儿子,平日里惯得没边儿。

看到儿子砸伤了人,他也没有当回事,只跟儿子说让他别在意,区区小事,他下去处理一下就行了。这等小民,给几吊钱就完事。

可是没想到,那孩子死了。

孩子的父亲当时就崩溃了,哭喊着要陆家人偿命。

陆家二老爷怕他大哭大闹的再引来路人,就发了狠,假意带着他往两边的树林里走,说是让开路别挡着别人的道,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结果带着人走了一段路之后,随手从靴子里抽出一把匕首,直接把那男人给捅死了。

一共捅了七刀,全都捅在肚子上。

男人死不瞑目,尸体被发现时两只眼睛还瞪得溜圆,怎么都合不上。

书院的先生也万般惋惜,他说那孩子如果不死,将来一定学有所成,会有大成就的。

倒是那个小女孩儿跑了回来,她看到哥哥死了,还看到父亲被人用刀扎,一身的血,也倒下了。于是就在陆家仆人还没反应过来时,撒腿就跑。

也是她命好,陆家的人没追上她,还真让她跑回城了。

她把这件事情告诉家里人,但是孩子受到了惊吓,当晚就发了高烧,开始做噩梦说胡话。

县里的大夫救了三天,最后还是没能把人救回来。

那家人就开始告状,告到县衙,请县令大人替他们做主。

然后就出了后面那些事,县令不但没替他们做主,还说他们家听一个五岁小孩子的证词,根本作不得数。而且那孩子病了,胡言乱语,她说的话怎么能信呢?

城外的尸体早就被陆家人处理干净了,找都找不着。这一家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直到七天之后他们家请了个先生到城外去喊魂。那先生带了条大黑狗,那黑狗十分灵性,闻啊闻的,还真的闻出了几处有问题的地方。

那家人开始挖,很快就挖到了残肢。然后再扩大挖掘范围,又在附近陆续挖出了其它部分的尸体。原来陆家人怕一整个尸体埋起来容易被发现,他们就把人分了尸,分别掩埋。

受害人亲属悲痛欲绝,状告无门,最后只能含恨把尸体拼到一起,跟小女儿一起葬了。

陆家看似赢了,但是那活着的妇人说,终她一生,都不会放弃为丈夫和一双子女报仇。等到死者过了百日,她就上京去告御状。若告御状也不成,她就一头撞死在皇宫门口,好歹也能得个一家团圆。但她就算是死了,也不会放过陆家人,做鬼都不会放过这一家。

县里人说,那女人傻,这样的话说出来,陆家岂能让她好好活着?

现在不动她,是因为指向性太明显。女人一出了事,是个人都会怀疑是陆家干的。

可一旦女人上了京,这山高路远的,半路上出个意外就太正常。

陆家人绝对有一万个法子能让她没有办法活着到达京城,且人死在外乡,谁能知道是怎么死的。到时候这一家人就又多了一个冤魂,等到数年之后,连个上坟扫墓的人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