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1648)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都这种时候了,别管吃什么,只要不是不新鲜的,能填饱肚子就行。

他还告诉人们,所有做好事的人,永安县主都不会忘了你们。永安县主不忘,十一殿下就不忘,十一殿下不忘,皇上就不忘。所以谁做了事都不白做,都是值得的。

这张大人也确实是个人才,在他的带动以及煽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家愿意敞开大门收留百姓。甚至很多官邸里的女人,不管是正室夫人还是妾室,都愿意帮着带孩子。

但是张大人还是放不下心,因为这边是城西,人少,大部分都是官邸。好管理,也听话。

可是其它地方就不一样了,如果乱子发生在城北,混乱可能会不可控。

陆辞秋已经又往前推进了很远一段距离,看到了很多熟人,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府邸。

终于到了罗家时,先到的暗卫正一脚踹了几个人出来。那些人没有拿热武器,甚至正经的武器都没拿,手里是家中常用的棍棒斧头。

她听到有人说:“这帮人想要冲进罗家去抢东西!”

陆辞秋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百姓都是善良的,有些百姓即使没有加入到叛军当中,但他们也想发一笔国难财,想要趁乱抢点什么值钱物件儿,而罗家就是最好的宝库。

很多人都在往罗家闯,好在罗家有护院,宣王府的暗卫也已经到了。那些人不但没冲进罗家,反而还吃了亏,就在门口骂骂咧咧,说罗家家大业大,这种时候就应该都拿出来分给百姓。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的话,轻易就从他们口中说出,完完全全的道德绑架。

罗家下人气得跟他们对骂,但总归是骂不过那些刁民。

陆辞秋到时,宣王府的暗卫气得都快杀人了,陆辞秋便对他说:“有气别忍着,有些人该杀就得杀,该打就得打。我们虽是救人的,但也不是不能杀人。这一路过来一边救一边杀,心中自有衡量的标准。就比如现在想要闯进罗府的这些人,我就认为即使留下了,也是望京城的蛀虫,不但不会给望京城带来任何贡献,反而还会拖望京城的后腿。

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时刻,他们不去帮助同胞,反过来还要抢劫同胞,这样的人,留着又有何用?杀了吧!杀了省心,何况总得杀鸡儆猴,我看谁还敢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添乱。”

陆辞秋一发话,那暗卫再也不多等,提了剑就冲入人群。

那些人还没等反应过来呢,眨眼工夫就都倒在地上。

但人也没有全死,有冲得过分的,有骂得过分的,死了。

还有一些人在后头跟着,等着捡现成的,暗卫或挑了他们的脚筋或卸了他们一条胳膊。

那些人痛苦哀嚎,死去的人血流满地。

但是没有人同情他们,那些被陆辞秋一路救过来的人看到这一幕也只会叫好。

陆辞秋走到罗府门口,没有进去,只告诉罗家人一定紧闭府门,谁都不要出来。同时也要警惕府里的人突然有变化,一旦有变化,大家不要乱,让暗卫处理。

罗府不能开门参与救援,因为罗府太富了,罗府里的东西价值连城,实在不方便接纳太多不熟悉的人。但罗家人也没有只关了府门什么都不做,他们把大量的食物拿出来,叫下人分发给那些在街上流离失所的人们,还接了一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进去。

陆辞秋已经离开了,身后全是道谢的声音,但她没工夫去听,也没工夫回应。

远处又有爆炸声传来,是在城北。暗卫说:“一连两次爆炸,声音都是从城北传过来的,可见更多的怀北人去了城北那边。城北人头密集,更多的百姓都生活在那里,这一炸不知道要炸死多少人,怀北人真是丧心病狂,他们这是想要屠城啊!”

陆辞秋没有说话,只闷头往前跑。路过陆府时,陆家的大门开着,有名小厮从里面探头出来,一见着陆辞秋就大声地喊:“二小姐!二小姐!”

陆辞秋认出那人是陆家门房,赶紧上前问话:“家里的人呢?”

门房赶紧说:“有位自称是宣王府的大哥,带着他们去江家了。奴才留下来等着二小姐,那位大哥说二小姐一定会从这里路过,让奴才把这事儿跟二小姐说一声,说完就让奴才也赶紧往江家跑。二小姐,老爷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不见了,康姨娘也不见了,但是他们从府里拿走了很多东西,奴才看到老爷装了几辆马车,听说是要出城。二小姐,是出了什么事吗?”

陆辞秋拉了那门房一把,“出来,把门关好,一会儿我们也路过江家,你就跟着我们吧!出事肯定是出事了,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家里人都没事就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