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1700)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只是算算日子,怕是京城的战争也早该结束了。

他又将信展开,虽然信不是陆辞秋写的,但信上的内容倒是值得一看。

比如说陆家老宅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官府严查下来,谁手上都不干净。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到底是怎么过的日子,连个八岁的孩子手底下都有两条人命。

到最后只保下来一个陆青青。

还有娄家,娄家就更离谱,居然有灭门惨案。谁能相信就凭一个老太太能灭了一门的人?

燕千绝看古县的这些事,也跟茶馆儿听故事似的,甚是精彩。

最后,他提笔回书,斟酌了一番,写的是:一切皆安,勿念。保重自己,不急回京。

回信刚写完,正搁在桌上晾干,一位女将军巡城回来,与他复命。

女将军所见城中之事,虽与燕千绝白天所见不完全相同,但多数也与灾难相关,与人命相关,更与十一殿下回不回京城这件事情相关。

许是这场灾难让镇海城的百姓过于害怕了,人们生怕燕千绝走了之后海上再起大啸,所以女将军说,许多人都在求着殿下不要走,只有殿下不走,他们才有主心骨。

燕千绝叹了一声,点点头,“本王明白。郭将军,辛苦了,早点歇着吧!”

女将军点点头,“殿下也早点歇着。”说完转身要走,可是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然后回过身,看着燕千绝说,“殿下如果想打安槐,末将愿做先锋!末将是将军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孩子,这条命都是将军的。”

燕千绝失笑,“怎的今日听到的都是从前的事?许多人都在同本王讲,说本王救过什么人。其实本王从来没想过要你们记着这些所谓的恩情,之所以相助,是出于本能和责任。”

女将军摇摇头,“殿下不求我们记着,那是殿下心好,可是我们却一辈子都忘不了。早就把这条命都给了殿下,所以殿下无论要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义无反顾。”

燕千绝问她:“可本王为何要去打安槐国?”

女将军说:“为了不委屈永安县主。虽然末将没见过那位县主,但关于那位县主的传说,南地大街小巷都能讲上一讲。听着听着就听进去了许多,渐渐地便也觉得那样的女子,非得一个天下才配得上她。殿下若回京都接下皇位,自然不需要我们操心。可殿下如果想在南地生活,那末将想,除了打下安槐,殿下应该再没有别的什么能给那位县主了。”

燕千绝笑了起来,“本王心中所想,果然瞒不过你们。”

女将军也笑了,“十几年出生入死,若连这都猜不出,如何同殿下在战场上配合默契?”

燕千绝点点头,“好,待本王攻打安槐那日,你来做本王的先锋。”

女将军很高兴,“末将领命!”

燕千绝却补了一句:“待一切尘埃落定,你们几个,也该琢磨琢磨婚事了。”

女将军一愣,“殿下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也不是突然,这些日子就一直在想。”燕千绝说,“那些糙老爷们本王可以暂时不管,但本王麾下有女将三人,本王却得替你们操着心。你今年多大了?”

女将军有些不自在,“十七。可是殿下,末将不想谈那些事。”

“嗯。”燕千绝自顾地说自己的,“十七确实还小,按着永安县的规矩,女子不到十八不能谈婚论嫁,不到二十不得生儿育女。倒是还有几年时间,现在确实操之过急。”

女将军不解,“永安县的规矩?”

“对,就是永安县的规矩,而永安县的规矩自然是由永安县主亲自拟定的。

她说,女子周岁满十八、男子周岁满二十方可成亲,女子周岁满二十方可生子。

她说,这才是健康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女子及笄就出嫁。

她说,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呢!”

燕千绝说起这些时,唇角开始不自觉地上扬。女将军看着这一幕一度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可是再仔细瞅,才发现燕千绝居然真的在笑。

这一刻,女将军对素未谋面的永安县主又多了几分定义:一个能让十一殿下笑出来的奇女子!

第1286章 安槐求和

军中三位女将,这半宿都坐在燕千绝的帐里,听他说着永安县的事情。

从陆辞秋主张在京城外建立难民营开始,说到皇上封了永安县主,赐下封地。再说到永安县开始建设,千秋庄已经步入正轨。还说起那些钢筋混凝土搭起的楼房,说起果蔬大棚,也说起军中的连弩,还有已经改造完毕即将投入量产的新型纺织机。

除此之外,他还讲起陆辞秋曾跟他提起过的,关于永安县不同于南岳各地的规章制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