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281)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李大人答:“放了,但钱粮层层克扣,真正能发到难民手里的,少之又少。再者,就算有粮吃,难民们的房屋也都被冲毁,大水至今未退,他们在原乡连住处都没有。官府管他们一时,管不了他们一世,就目前来说,他们不离开原乡,是没有活路的。”

有人就问了:“户部给拨了多少银子?难民都上京了,就说明给的银子不够。要不然就算原来的房屋不能住了,也可以就近选址再建,不至于遥遥北上。”

人们听了纷纷点头,甚至有不少人也跟着一起质疑起户部。

户部尚书赵卫气得直拍脑门儿,“银子也给了,粮也给了,可就像李大人说的,层层克扣,真正到了灾民手里的时候,还能剩下多少?这些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都冲着本尚书来有什么意思?再说,几个月前北地一战,因为布防图的丢失,敌军烧了北地所有粮草。

户部拨了大笔钱粮给北地,这会儿还能剩下什么?就算有,那也得先紧着在边关的将士们,只有他们吃饱了,咱们才能安生过日子。”

听着户部尚书的话,人们一阵沉默。

北地布防图的丢失,镇北将军全族殉国,这件事情太过惨烈,以至于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几个月了,再提起来时,依旧叫人唏嘘。

天顺帝的脸也彻底沉了下去,钱粮层层克扣,这种事历朝历代都在发生,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哪一代帝王都会派人彻查此事,查一回,也就能好上几年,几年之后又恢复原样。

他也查过许多次,最近的一次是五年前。

那一次,从上到下牵扯出十三位重臣,他咬咬牙,全杀了。

那确实是伤筋动骨了,朝局动荡,整整半年多才恢复过来。

陆萧元也是在那一年脱颖而出,从户部尚书一步登天,成了左相。

如今又要再查了吗?

该派谁去查呢?

天顺帝皱着眉陷入沉思,这时,就听陆萧元说:“如今难民已经北上,再追究给了多少钱粮,钱粮又被谁克扣了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追究责任跟处理当下的问题,应该分头进行。总之当务之急,是要先想法子安置那部分已经北上的难民。”

他说到这里,冲着天顺帝施了一礼,“臣以为,可在京郊建营,收留难民。同时配备水粮、药品,以及一切生活所需。总之,绝不能让难民进入望京城。”

右相沈纪初也往前站了一步:“臣以为,唯有让难民进城,方显皇恩浩荡。”

“嗯?”陆萧元听得直皱眉,“你当真的?”

第211章 左相威风

“哼!”沈纪初一甩袖,“自然当真!”

这话一出,陆萧元可就不干了——

“右相大人莫要一味地想着与本相作对,就出这样的主意。难民进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想过没有?这里是望京城,不是省府,一旦京中生乱,对于南岳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想过没有?”

陆萧元越说越激动,最后甚至升起一股子正义感和自豪感。

他觉得自己别的不行,但在给皇上出主意这一块上,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这左相的位置他也是凭实力坐上来的,现如今这沈纪初被陆辞秋打压,他有绝对的理由认为沈纪初因此恨上了陆家人。

那么他就可以在朝堂上将这沈纪初定性为公报私仇!

利用国事公报私仇,这个罪过可就大了!

于是陆萧元来了精神,一字一句对右相沈纪初加以控诉。

他说:“我知道如今沈相全家都被赶出了望京城,可也不能因为你们家不在望京城里住了,你就不顾望京城里人的死活,就对望京城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沈相啊沈相,咱们是丞相,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要替朝廷、替百姓着想一天。

你与我家小女起了争执,我可以理解。毕竟当朝右相,被一个小姑娘给赶出京城,脸确实是没地方放。但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你先招惹了小女,才导致了这个下场的。

你说你一个大男人,又是位高权重的丞相,你当街为难一个还没及笄的小姑娘,你这……这也太没有气度了!这出去都叫人笑话。

再者,真正放话赶你出京的,是十一殿下和七殿下,沈相你若真有气,你大可以找两位殿下去撒,可不能拿国事开玩笑,不能拿整个望京城百姓的安危开玩笑!”

他越说声音越大——“放难民进城意味着什么,你想过没有?如何确定所有进城的都是难民,你想过没有?万一里面混入探子?又或是万一难民在路上染病,望京城如何防备?

这里是京城,是京城啊!皇上还在这里坐着,你就算不为百姓想,你也为皇上想一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