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392)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她带着霜华继续往营里走,陆陆续续看到许多人都在打包行李。

来营里帮忙的裁缝厨子什么的,已经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妥当,一个厨子正在跟一个裁缝说:“你们行了,今儿就没什么事了。咱们这些伙头军还得管好今日晚饭和明日早饭。灶台明日早饭后就拆掉,这些锅也没什么用了,周副将说谁愿意要谁就拿走。”

那裁缝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手里还抱着两匹布料,他也跟厨子说:“剩下的这些布料,将军也允许我们带走,算是这些日子辛苦做事给的补偿。其实也用不着补偿的,我们来做工,他们给工钱,给的比在城里还多,我们已经知足了。”

厨子呵呵笑着说:“主要咱们这也算是危险出工,要不是为了多挣点钱,谁愿意来满是时疫的难民营做事啊!不过陆二小姐是真厉害,那么多时疫病人,一个都没落下,全都给治好了。咱们这些帮工的也一个都没染上,本来提心吊胆的活儿,竟一点危险都没有。”

裁缝听着他说话,也看着在营里走来走去的那些小护士和护工们。那些人都穿着他们给裁制的衣裳,大夫穿白褂子,护士穿粉,护工穿蓝。衣裳样子是陆二小姐给画的,他们照着剪裁,起初不知道裁出来是什么样,后来成品出来,看着大家穿在身上,是越看越顺眼。

他有点儿羡慕那些人:“听说除去太医院的几位太医要回宫里以外,其他的大夫都可以跟着陆二小姐到回春堂去做事。还有那些护士和护工,也都可跟着一起去。他们可真是好命,咱们就不行了。回春堂缺的是大夫,却不是裁缝和厨子,咱们今后还得再谋出路。”

那厨子也叹气,自顾地念叨着:“不知道回春堂缺不缺厨子,我这些日子也学了几手好菜,要是能到京里做工,存下几年钱就能说个媳妇了。我娘总念叨,说我都二十多了还没有媳妇,说是她没钱耽误了我。”

这些话被陆辞秋听了进去,她便在琢磨,其实回春堂也的确需要厨子,一个可能还不够,怎么也得两个甚至是三个。

因为不仅有医护人员要吃饭,那些住进回春堂的病人也要吃饭。总不能一个个的都让家属送饭来,那也太乱套了。

还有衣裳,白大褂和护士护工服肯定也是要订做的,这一个多月难民营跟下来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一身穿着,到时候直接沿用到回春堂就好。

但做衣裳可以跟指定的铺子合作,却是不需要单独再养一个裁缝了。

她在营里走了一圈,渐渐地,就发现有许多人跟在她身后。她走到哪里,那些人就跟到哪里。而那些人里有的是帮忙做工的,也有的是并不打算回雨州的难民。

陆辞秋停下来,转身看向他们。那些人见她看过来,还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个低下了头。

倒是有个小姑娘胆子大一些,从人群中挤出来,到了她面前。

陆辞秋记得这小姑娘,是那个剖宫产产妇的大女儿。

她对着这小姑娘笑笑,招了招手,“来,走近一些。”小姑娘就又往前走了几步。

她的外祖母有点担心,想要拉她一把,但见她已经开口跟陆辞秋说话,便也没再说什么。

小姑娘仰着头跟陆辞秋说:“姐姐,上次说的事,还作数吗?”

陆辞秋问她:“上次说的什么事?”

小姑娘有点儿着急:“就是可以在城外建一个县,您做县主,我们都可以留下来的事。”

陆辞秋竖起食指放在唇边,对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嘘,这里是京城地界,这样的话可不好随便说。”

小姑娘点点头,声音压低了些:“我们真的可以留下吗?”

陆辞秋则反问她:“你们可都想好了,真的愿意留下来?”

小姑娘用力点头,“早就想好了。反正家乡也没有亲人了,房子都被大水冲走了,我们就是回到了雨州也是进城要饭,姐姐好不容易给我们治好的病,保不齐回了家乡几天就饿死。而且我娘刚生了弟弟,弟弟还小,也禁不起长途奔波。我们都想留下来,跟着姐姐。”

其他的难民也纷纷点头,“求二小姐替咱们想想办法,咱们是真心想要留下的。咱们不求富贵,也不想进望京城,只想在城外有个能活下去的地方。”

又有个年轻姑娘站了出来,她跟陆辞秋说:“我不是雨州难民,我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过来帮忙的,但是我也不想回家去。家里给我说了亲,可是那男人比我大十七岁,都能当我爹了,我不想嫁。我想跟着二小姐做工,只要二小姐肯收留我,我宁愿签下卖身契,今生今世都是二小姐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