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422)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这是朝廷给予县主的恩赏,在县主分完税收之后,剩下的才上缴朝廷。

当然,县里肯定还要留一部分,那就是朝廷跟县里怎么分的事了。

这还只是县主,如果是郡主,那一个郡的地盘就更大了。

一般情况下,朝廷封县主或是郡主,都不会按着第二种方法来封。比起分税收,朝廷更愿意给一笔银子,然后让那个女子一辈子享受此封号带来的尊荣。

当然,受封之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从不会奢求要去分一个县的税收。

何况分税也不划算,因为受封的县通常都不会是肥县,都是那种贫瘠山村的地方县城,一辈子的税收都不会有一次封赏给的多,万一县城受个灾什么的,可能自己还得倒贴钱。

傻子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

所以,当这种所谓的赔本买卖没人干了之后,人们几乎都把第二种封县主的方法给忘了。

眼下皇上突然提了起来他们才反应过来:啊,县主还可以分税啊!

于是就有人说了:“穷乡僻壤的县,分不分税有什么意思?万一赔了呢?”

但也有人说:“十一殿下给未来王妃要的封赏,怎么可能是贫瘠之处。”

“难不成还要给她一个肥县?她陆辞秋何德何能?”

这话说得声大了点,那人又离陆萧元有点儿近,怕陆萧元听见,还捂了自己的嘴。

然后就发现陆萧元根本不在意陆辞秋何德何能这句,他反倒是跪下来跟皇上说:“皇上,县主已是极大的封赏了,万万不可再行第二种封赏之法啊!”

天顺帝烦死了陆萧元,“陆爱卿今日话有点多啊!”

陆萧元说:“皇上息怒,实乃受封赏之人是臣的女儿,臣自觉得万万当不起如此封赏。”

“你当不起是你的事,皇上现在要封的是未来的宣王妃,陆相能不能不操心别人家的事?”卫离已经不干了,“这县主怎么封,将来拿多少银子,享什么样的尊荣,那也都是王妃带到宣王府去的荣耀,跟你们陆家有什么关系?你能不能不做宣王府的主?”

陆萧元已经习惯被这个太监怼了,当下虽说无奈,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更何况边上还有人劝他:“陆相啊,这是好事啊,咱们都没说什么呢,您怎么还当不起了呢?再说,人家卫公公说得没错,不管多大的封赏,皇上冲着的都是未来的宣王妃,而不是你陆家的二女儿。这尊荣最多也就三年时间人家就带到夫家去了,你现在阻拦,那不就相当于拦着人家宣王府的进项吗?陆相啊,这老丈人还没当上呢,怎么就做起宣王的主了。”

陆萧元一脑门子汗,哗哗往下淌,他觉得自己太难了,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关键还没法跟人说他为什么拦,实在是太难了!

没有人再理会陆萧元,所有人都在等着听燕千绝怎么说。

而且人们也想明白了,既然是为了未来的宣王府,那分税就分税吧,反正最后都是带到宣王府的。且十有八九十一殿下就是未来的皇帝,那陆辞秋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皇后。

这封来封去的,最后还是带回皇家,那就封着玩儿呗!

但是谁都没想到,待燕千绝再开口,说出来的话竟是:“父皇所想的两种,哪个也不是。”

“哪个也不是?”天顺帝也懵了,“那你的意思是?”

燕千绝说:“儿臣的意思是,给她一个县!”

给?

人们找准了其中关键。

给,这就很微妙了啊!怎么个给法?

第319章 要块封地

申时了,龙啸殿甚少在这个时辰还站满了朝臣。

但今日不同,今日十一殿下回京,皇上说了,所有人都进宫等着。

刚刚燕千绝说要给陆辞秋一个县,这会儿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在听。

就听燕千绝道:“此次雨州水灾,波及一个州府,一个县城,五个村子。雨州府城内百姓尚且能够维持生计,但一县五村却受灾严重,多数村庄被滑坡的山体掩埋,唯一的永安县也被洪水吞没。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惨重。

难民营用时两个月,救治难民一千七百人,今日已有一千一百人回乡,但还剩下六百余人不愿回乡。

永安县被洪水冲没了,原址被泥沙掩埋,三年之内无法重建。县内多数百姓都死在那场泥石流中,如今不愿意离开难民营的这六百余人,多数都是永安县的百姓。

他们其中有老人,也有孩子,所有人都是无家可归,无亲可投。

儿臣想在城外十五里处建一座小县,依然取名为永安,如此是为了安百姓思乡之心。

同时也为了让永安县的百姓能够记住这次难民北上事件,记住救治他们的大恩人的名字,所以儿臣请封陆辞秋为永安县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