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432)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就是不知道常嬷嬷想求小姐什么事情,会不会很棘手。

冬安有些后悔去学厨了,关键她当时也不知道常嬷嬷给了十两银子,学完了才听说的。

小丫鬟这边懊恼不已,陆辞秋却已经在问常嬷嬷:“出了什么事?”

常嬷嬷说:“老奴的侄女名叫常梦茹,今年十六岁,就住在这望京城里。三年前她的爹娘都不在了,她一个人搭着老乡的牛车,走了三个多月,才从乡下来到望京城投靠老奴。老奴在世上也就这么一个亲人了,所以真心的希望这个侄女能过得好。

我给她买了个小院子,几乎花光了我这几十年所有的积蓄,那院子虽小,但好在房子盖得很好,又结实又避风,我们都挺高兴的。

我那侄女有织布的手艺,织布纺纱都很在行,平日里就在城中布庄帮忙,还自己存银子买了个织布机。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会很好,老奴这一年甚至已经开始在为她张罗好人家,想把她嫁出去了。可是没想到……”

常嬷嬷说到这里眼泪就掉了下来,“没想到那家布庄的老板娘是个骗子,哄着她签了个东西,说是有大户人家要雇一些织娘去做工,给的价钱是布庄三倍,且只雇三个月,回来之后正好拿银子过个好年。

小茹那孩子不识字,但是人实在,一听说能拿三倍工钱,还只做三个月就能回,也没多想就在那纸上按了手印。可是没想到那根本不是什么雇工的文书,而是一纸卖身契,还是死契。第二天人牙子就上了门,将她拉去牙行。

小茹直到那时也没明白自己是叫人给卖了,看着那些去牙行挑奴才的人家,还以为是挑她去织布的,她还跟人家说自己做得很好。

后来就被一户人家挑中了,小院子的街坊知道我同小茹的关系,就跑来告诉我。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去牙行询问,结果牙行的人说,买走小茹的是左相府陆家。”

冬安听到这里“呀”了一声,“被卖到咱们府上了?那常嬷嬷有没有看到小茹姑娘?”

霜华也说:“既然是被卖到咱们府上,那嬷嬷也不必太担心了。您在府上几十年了,谁都会看在您的面子上对小茹姑娘多加照顾的。就是这个死契……唉。”

她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冬安却问道:“嬷嬷来求我家小姐帮忙,难道是想拿回小茹姑娘的死契?”

她说到这里也跟着松了口气,如果只是这等小事,应该也没什么难办的。

常嬷嬷本来就是这府里管事的,又整日跟在老夫人身边,就是管家见了也得给几分颜面。

府中下人都是管家在管着的,所以这事儿只要常嬷嬷开口,哪怕丫鬟已经分派到各院儿,想要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大不了就是出银子呗!

可是没想到常嬷嬷却说:“如果只是要回小茹的死契,老奴就自己想办法了。但是……老奴万万没想到,买走小茹的人竟是大小姐。昨日老奴听到那司琴说,大小姐要带着小茹一起嫁到羽王府去。二小姐,您帮帮老奴,老奴不能让唯一的侄女去跳这个火坑啊!老奴一生为奴是不得已,要养家,要让家里的哥哥弟弟吃得上饭。可是小茹她不用啊!她若也卖身为奴,那老奴这辈子侍候人,是图什么呢?

求求二小姐了,老奴也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她说着就开始给陆辞秋磕头,磕着磕着便又想起来自己是来叫陆辞秋到百兰院儿的,便又说,“老夫人那头还等着呢,大小姐被人抬着去老夫人跟前哭,老夫人心软了。”

陆辞秋听着她说话的工夫,已经梳完了头,随手将人扶起来,这才道:“嬷嬷擦擦眼泪,也拍拍衣裳,一会儿叫祖母瞧出来不好。你放心,我从前就已说过今后会对您那侄女照拂一二,这话既说了出去就不会不算。我这就随你往百兰院儿走一趟,陆倾城她要想送棺出城,总也得付出些代价才是。”

常嬷嬷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了底,可是冬安和霜华却有些不舒服。

为了这么个代价,就让云华裳入祖坟了?

百兰院儿那头,陆倾城还在哭着。她趴在一副担架上,努力仰头去看老夫人。

司琴和落棋在边上跪着,时不时地讲几句昨日在街上发生的事情,说二小姐多么无情,说大小姐多么可怜。

百兰院坐满了人,连那个才被陆萧元宠了些日子的丫鬟素言都来了。

陆夕颜就坐在素言身边,时不时地跟她说上几句话,气得康氏都想扑上去撕了那素言。

老夫人昨日还因为陆萧元对自己的埋怨,而对陆倾城颇有微词。但今日再看陆倾城这副样子,又觉得十分可怜,同时也对陆家的将来充满了担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