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555)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她怀疑罗老夫人是故意的,但是她没有证据。

人们落座之后,罗大夫人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个小盒子,盒子里头装的是半斤银线。

陆老夫人收到这份重礼,脸上都笑开了花,小盒子抱在怀里说什么也不撒开,常嬷嬷拿了几次都没拿过来,无奈只好放弃。有心劝老太太别太当个宝似的,让罗家看了笑话,但老太太明显不能听她的,她也就不想理会了。

罗大夫人回座时,跟罗老夫人相视一笑,彼此就都心照不宣了。

陆老夫人银线到手,恭维罗家的话也就不愿意说了,一品诰命的架子就又端了起来。偏偏她没办法自己说自己成为了一品诰命,就想有个人给提一嘴,于是拼命给常嬷嬷使眼色。

常嬷嬷领会了她的意图,于是主动道:“亲家夫人这次来得正好,咱们家可是有喜事的!”

罗老夫人眼珠一转,来了一句:“你说的可是家里大姑娘要嫁六殿下的事?哎哟那可真的是喜事一桩啊!”

陆辞秋刚抿了一口茶,差点儿没喷出来。陆芳华没忍住,直接喷了。

陆荣轩不解:“四姐姐为何把茶吐了?是茶水不好喝吗?要不咱们换上外祖母带来的茶吧,一定比咱们家的好喝,咱们家拿出来招呼客人的都是陈茶。”

陆辞秋看了一下陆老夫人的反应,果然,不但脸色不好,目光也不善起来。

常嬷嬷觉得自己可能是闯祸了,赶紧往回找补:“不是不是,说的是二夫人被封了敕命的事。原本要往欢州去报喜的,没想到亲家夫人您亲自来了,这才叫赶上了呢!”

罗老夫人呵呵地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夸自己闺女:“我们书兰从小就聪明,还讨人喜欢,最重要的是养成了贵重的人品,这才能在雨州难民一事中体现出大义。果然是我教导出来的孩子,一点都没有给我丢脸!”

第422章 当年下嫁

见自家母亲起了这个头,罗大老爷和罗大夫人立即附和开来,纷纷说起了自家妹妹多优秀多懂事多招人喜欢。也说起母亲的养育之恩,才能造就如此优秀的妹妹。

陆老夫人觉得罗家人这个脑回路实在太过清奇,她有些招架不住。她明白常嬷嬷的意思,是想借着提起罗书兰得了敕命的事,让罗家人想起来如今自己是个一品诰命。

可这罗家人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呢?一个劲儿的夸自己家人算怎么回事?合着她这边儿白起头了?

陆老夫人看了常嬷嬷一眼,常嬷嬷也是无奈啊!该说的她都说了,人家罗家就不接这个茬儿,她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要挑明了说吗?那也有点儿太尴尬了。

罗家人热热闹闹地夸了自己一阵子,罗老夫人用余光看了看陆老夫人,觉得陆老夫人的脸色沉得差不多了,再沉就要急眼了,于是话锋一转,终于开始提到一品诰命的事了。

要说这罗老夫人也是个社牛,不提的时候那是一个字都不提,可一旦提起来,那简直是能把人给夸上天。

她从陆家祖籍古县开始夸起,说到陆老夫人当初能下嫁到陆家,那也是给陆家脸上贴了金的。要不然就凭陆家三代泥腿子,能娶得到县城里的媳妇儿?要知道,县城虽不比京城,可是相比于村子里来说,那可是正正经经的大地方。

一句“下嫁”,把陆老夫人说得那叫一个痛快啊!

多少年了,她一直觉得自己嫁到陆家是委屈了。虽然娘家也不富裕,但比起陆家还是要强出去不少,至少她出嫁时,娘家可以咬咬牙给她买一个丫鬟、也就是常嬷嬷跟着她出嫁。

想她一个带着丫鬟出嫁的县城姑娘,嫁到陆家所在的那个小山村,那不是下嫁是什么?

偏偏陆家人不这么想,一天到晚的只知道出门炫耀自家娶了县城来的媳妇儿,回到家之后却不知道恭恭敬敬地待她,甚至还让她下地干了好几年的活儿。直到儿子过了乡试,她才能借着陪儿子读书的由头,又回到了县城里。

这些事真是想想就生气!

罗老夫人瞧她这样子,就知道自己说的话正中下怀,于是继续道:“咱们结亲家那年,我听说了这些事,当时就为你叫屈,就觉得你嫁低了。瞧你这模样,年轻时一准儿是个好看的,下嫁到他们陆家那可真是陆家祖坟冒了青烟。”

陆老夫人一拍大腿,“亲家母说得极是,当初人人都这么说,说他们陆家能娶到我,那是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对吧!大家都这么说吧!所以你这就是嫁低了。不过也不要紧,至少也熬出头了,儿子争气,一路从山村来到京城,现如今官都做到丞相了,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听说过的事啊!”

同类小说推荐: